DB37_T 2154-2012杀菌剂防治大蒜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pdf

DB37_T 2154-2012杀菌剂防治大蒜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pdf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 65. 100. 01B 17DB37山長东省地方标准DB 37/T菌剂防治大蒜叶枯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Fungicides against Garlic leaf blight Guideline for field efficacy trial2012-05-16发布2012-07-01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 2154—201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药检定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岩、吴亚玉、李洪刚、孙瑞、王绍皱、张福远、张宝路。I DB37/T 2154—2012杀菌剂防治大薪叶枯病由间药效试验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大蒜叶桔病(Pleosporaherbarum)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大薪叶桔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非登记田间药效试验参照本标准执行。2试验条件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试验对象为大薪叶桔病。试验作物为大蒜,选择感病品种,记录品种名称,2.2环境条件田间试验应选择在历年发病较重的田块进行,所有试验小区的土壤类型、插裁期、生育阶段等应基本一致,且施肥、株行距等裁培管理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如果灌滋,记求灌溉的方法、时间和水量。3试验设计和安排3.1药剂3.1.1试验药剂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注明药剂的中文/英文通用名或代号、剂型、有效成分含量和生产厂家。3. 1.2对照药剂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注册的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试验药剂相近并使用当地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视试验目的而定。注明药剂的中文/英文通用名或代号、剂型、有效成分含量和生产厂家。3.2小区安排3.2.1小区排列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和空白对照的小区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特殊情况应加以说明,3. 2. 22小区面积和重复小区面积:15m~~50m。 DB37/T 2154—2012重复次数:最少4次。3.3施药方式3.3.1使用方法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施药应与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相适应,3.3.2使用器械选用生产中常用的器械,记录所用器械的类型和操作条件(如工作压力、喷孔口径)的全部资料。施药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匀,用药量偏差不应超过±10%。如因特殊情况,偏差超过±10%,应详细记求并说明原因,3.3.3施药时间和次数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记录施药次数和每次施药日期及大蒜的生育期。通常应在病害发生前或发病初期第一次施药,进一步施药视大幕生长过程中病害发生情况和药剂持效期来决定,但一最应间隔7d~10d连续施药2次~3次。3.3.4使用剂量和容量按协议要求及标签注明的剂量使用.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g/hm(克/公项),用于喷雾时,同时应记录每公项的药液用量(L/hm(升/公顷))。3.3.5防治其他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如果要使用其他药剂,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和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并对所有试验小区进行均一处理,而且要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使这些药剂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准确数据。4+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4.1气象和土壤资料4.1.1气象资料试验期间应从试验地或最近的气象站获得降南(降南类型和日降南量,日降水量以Ⅲm表示)、温度(日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表示)以及风向、风力等影响药效的气象资料。整个试验期间影响试验结果的恶劣气候因素,例如严重或长期的干早、暴明、冰查等均应记永,4.1.2土壤资料记求土壤类型、土壤肥力、pH值、有机质含量、水分(如干、湿或涝)、土壤覆盖物(如作物残在、塑科薄膜覆盖、杂草)等资料,4.2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4.2.1调查方法每小区对角线五点取样,每点调查10株,查全部叶片,以每一叶片上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百分率来分级。2 DB37/T 2154—2012分级方法(以叶片为单位):a)0级:无病斑:b)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以下:c)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6%1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11%~~20%;e)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21%~~50%;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51%以上。4. 2. 2调查时间和次数施药前调查病情基数。依据病害发展情况和要求决定试验期间的调查时间和次数,通常最后一次调查是在末次施药后7d14d,药效期长的药剂,可维续调查。4.2.3药效计算方法按式(1)、式(2)或式(3)计算:》(各级病叶数×相对级数值)病情指数三调查总叶数×9×100防治效果(%月空白对照区药前病指×处理区药后病指)空白对照区药后病指×

文档评论(0)

consult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consult

认证主体 山东持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100MA3QHFRK5E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