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加工路线的确定原则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刀位点相对于工件运动的轨迹称为加工路线。确定加工路线是编写程序前的重要步骤,加工路线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且效率较高。
2.使数值计算简单,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3.应使加工路线最短,这样既可以减少程序段,又可以减少空刀时间。
此外,确定加工路线时,还要考虑工件的加工余量和机床、刀具的刚度等情况,确定是一次走刀,还是多次走刀来完成加工,以及在铣削加工中是采用顺铣还是逆铣等。
(2)辅助程序段的设计
1.轮廓加工的进退刀路径设计在对零件的轮廓进行加工时,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应合理地设计进退刀路径。
如图1所示,当铣削平面零件外轮廓时,一般采用立铣刀侧刃切削。刀具切入工件时,应避免沿零件外廓的法向切入,而应沿外廓曲线延长线的切向切入,以避免在切入处产生刀具的刻痕而影响表面质量,保证零件外廓曲线平滑过渡。同理,在切离工件时,也应避免在工件的轮廓处直接退刀,而应该沿零件轮廓延长线的切向逐渐切离工件。
图1 外轮廓加工刀具的切入切出
图2 内轮廓加工刀具的切入和切出1
铣削封闭的内轮廓表面时,若内轮廓曲线允许外延,则应沿切线方向切入切出。若内轮廓曲线不允许外延(见图2),刀具只能沿内轮廓曲线的法向切入切出,此时刀具的切入切出点应尽量选在内轮廓曲线两几何元素的交点处。当内部几何元素相切无交点时(见图3),为防止刀具在轮廓拐角处留下凹口,刀具切入切出点应远离拐角。
图3 内轮廓加工刀具的切入和切出2
如图4所示,用圆弧插补方式铣削外整圆时,当整圆加工完毕时,不要在切点处直接退刀,而应让刀具沿切线方向多运动一段距离,以免取消刀补时,刀具与工件表面相碰,造成工件报废。铣削内圆弧时也要遵循从切向切入的原则。最好安排从圆弧过渡到圆弧的加工路线(见图5,这样可以提高内孔表面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本篇文章来源于 数控网|WWW.CNCPOP.COM 原文链接: /Prog/Basis/2009-03-25/1134.html
2.孔加工时引伸距离的确定孔加工在确定轴向尺寸时,应考虑一些辅助尺寸,包括刀具的引入距离和超越距离。数控钻孔的尺寸关系如图6所示,图中各参数的含义如下。
Zd——被加工孔的深度(mm);
ΔZ——具的轴向引入距离(mm),其经验数据为已加工面钻、镗、铰孔ΔZ=1-3mm;毛面上钻ΔZ=5-8mm;铣削前攻螺纹时ΔZ=5-10mm;
图4 外圆铣削
图5 内圆铣削
图6 数控钻孔的尺寸关系
Zp——钻孔深度(mm)。
Zp=Deot++/2=0.3d
Zf——刀具轴向位移量,即程序中的坐标尺寸(mm),
Zp=Zd+ΔZ+Zp
钻孔时刀具超越距离为1 / / 3mm。
3.螺纹加工的引伸距离的确定在数控车床上车螺纹时,沿螺距方向的Z向进给应和车床主轴的旋转保持严格的速度比例关系,因此应避免在进给机构加速或减速的过程中切削。为此要有引入距离ε1和超越距离ε2。如图7所示,ε1和ε2的数值与车床拖动系统的动态特性、螺纹的螺距和精度有关。一般ε1为2-5mm,对大螺距和高精度的螺纹取大值;ε2一般取ε1的1 / 4 左右。若螺纹收尾处没有退刀槽时,收尾处的形状与数控系统有关,一般按45°退刀收尾。
图7 切削螺纹时的引入与超越距离
(3)孔加工路线的确定
孔加工时的加工路线确定,应根据技术条件按加工路线最短或加工精度最高的原则,同时,还应考虑孔加工时的引伸距离。
对于点位控制的数控机床,只要求定位精度较高,定位过程尽可能地快,而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运动路径无关紧要,因此这类机床应按路径最短来安排走刀路线。
对于位置要求较高的孔系加工,特别要注意孔的加工顺序的安排。在精镗孔系时,镗孔路线一定要注意各孔的定位方向一致,即采用单向趋近定位点的方法,以避免传动系统反向间隙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例如,加工图8(a)所示的孔系,在该零件上镗6个尺寸相同的孔,当按加工路线最短原则确定的走刀路线如图8(b)所示。由于5、6孔与1-4孔定位方向相反,Y方向反向间隙会使定位误差增加,而影响5、6孔与其他孔的位置精度。如按定位精度最高的原则确定孔加工路线,如图8(c)所示,按此加工路线,加工完4孔后往Y正方向多移动一段距离到P点,然后再折回来加工5、6孔,这样各孔的定位方向一致,可以避免反向间隙的引入,提高了5、6孔的位置精度。
本篇文章来源于 数控网|WWW.CNCPOP.COM 原文链接: /Prog/Basis/2009-03-25/1134_2.html
4)内型腔加工路线设计
铣削内型腔轮廓表面时,切入和切出无法外延,这时铣刀可沿零件轮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华中数控车床仿真快速入门.docx
- 塑件的工艺分析与模具结构设计.docx
- 大专数控技术毕业设计论文.docx
- 数控车床XY工作台与控制系统设计论文.docx
- 对讲机后盖注塑模具设计.docx
- 发动机支承限位件的模具设计与制造毕业设计说明书.docx
- 数控导出hjy_-Powermill中文教程全集.docx
- 摩托车尾灯罩模具设计.docx
- 塑料勺子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docx
- 数控机床的结构要求.docx
- 人工智能在初中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学习过程监控与干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融合的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政治法治教学中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个性化资源推荐机制与自适应学习效果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生态环境对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金融风险防范与创新的协同效应》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学习资源版权保护与交易机制的创新与挑战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业保险农户风险保障效果与农业产业链风险防范机制的实证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美容美发行业连锁经营模式下的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扶贫效果评估:人工智能赋能下的实证分析与对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基于云计算的软件开发平台在智慧城市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