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时作业2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部编版必修1.pdf

高中政治课时作业2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部编版必修1.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作业 2 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一、选择题 1.垅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抛梭女,手织身无衣……唐代诗人于濆的 《苦辛吟》 反映的现象所触及的是 ( )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 ②地主阶级完全占有了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③农民毫无人身自由,在地主的强制下劳动 ④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对立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自古以来,过春节时中国农民有给粮仓贴春联的习俗。现在的农民大多写着“春种 一粒粟,秋收万石粮”,以祈愿来年粮食丰收。但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却是这样描述,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对诗歌中呈现的社会现象,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 A.“四海无闲田”展现了当时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犹饿死”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没有劳动成果 C.“四海无闲田”体现农民积极主动的劳动热情 D.“犹饿死”揭露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 《悯农》。诗中反映的农民生存状况的根源是(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封建土地所有制 C.封建官僚等级制度的确立 D.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 4.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封建的人身 依附关系日益削弱,行会中的规章条例趋于解体,这就引起了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产 生了城乡资本的生产。这说明 ( ) ①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 部萌生出来 ③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应随之发生变化 ④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是 1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 历史的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封建社会中生产关系的核心是( ) A.土地所有制 B.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 C.分配制度 D.劳动工具的占有制 6.[2022 ·唐山市高一期末]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封建制 生产关系下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 ) ①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②劳动者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有少量的土地 ③ 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在普鲁士,国王就是整个制度;在那里,国王是唯一的政治人物。总之,一切制度 都由他一个人决定。”这种制度的“原则总的来说就是轻视人、蔑视人、使人不成其为人”。 马克思的这些评论反映出( ) A.地主阶级对农民的经济剥削 B.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是君主专制 C.地主阶级鼓吹的君权神授 D.地主阶级剥夺了农民的人身自由 8.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由此揭示了资本主义社 会代替封建社会的历史进步性。美洲的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殖民掠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注于职业教育考试,学历提升。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32132030000054
认证主体社旗县清显文具店
IP属地中国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11327MA45REK87Q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