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学考练习答案.docx

高中历史教学: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学考练习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页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学考练习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B D C C D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C B A D A C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答案 C B B B A A C 1.【答案】B【解析】唐太宗统治时期,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俭,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在他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这一局面史称“贞观之治”。故选B项。 2.【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所画人物栩栩如生,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A项正确;《清明上河图》《芙蓉锦鸡图》是宋朝的,排除B.C两项;《契丹引马图》是辽朝的,排除D项。 3.【答案】D【解析】略 4.【答案】B【解析】略 5.【答案】D【解析】略 6.【答案】C【解析】略 7.【答案】C【解析】略 8.【答案】D【解析】略 9.【答案】D【解析】略 10.【答案】B【解析】略 11.【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制之下,尚书省下设六部,C项正确;中书省负责草拟文件,排除A项;门下省负责审批,排除B项;皇帝集大权于一身,排除D项。故选C项。 1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都国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各一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推行察举制,要求地方郡国每年向中央举荐孝、廉各一人,B项正确;世卿世禄制是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时期选官制度,按照出身、道德和才能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C项;科举制是隋唐时期开始,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13.【答案】C【解析】据材料“永济渠”“东都洛阳”“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由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运河组成,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故选C项;排除A、B、D项。 14.【答案】B【解析】为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它“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故选B项;唐初推行租庸调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均田制是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是租庸调制的基础,排除C项;井田制是商周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因土地整治规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排除D项。 15.【答案】A【解析】唐朝三省六部制中的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故选A项;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有不妥者驳回,排除B项;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排除C项;唐代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排除D项。 16.【答案】D【解析】曹魏创立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这样,九品中正制逐渐发展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故选D项;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春秋战国时期崩溃,排除A项;汉武帝确立察举制,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排除B项;隋唐确立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排除C项。 17.【答案】A【解析】①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③北朝贾思勰写成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②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④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故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②④,选择A项符合题意。 18.【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促进了中印、中日佛教文化的交流发展;新罗、日本使节和留学生来唐,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即以上史实描述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流,故选C项;唐朝政治制度的创新有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及两税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唐朝经济发展的表现:发明并推广了筒车、曲辕犁等新型的生产工具,兴修许多水利工程;丝织业以蜀锦为代表,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为著名;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如唐都长安、扬州等,排除B项; 唐朝文学艺术的繁荣表现: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吴道子的绘画等,排除D项。 19.【答案】D【解析】略 20.【答案】B【解析】略 21.【答案】C【解析】略 22.【答案】B【解析】略 23.【答案】B【解析】略 24.【答案】B【解析】略 25.【答案】A【解析】略 26.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