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植物的抗病性.pptVIP

普通植物病理学教案-植物的抗病性.ppt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程相关蛋白 病程相关蛋白——由病毒、细菌和真菌侵染诱导寄主产生的一类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能与抗病性表达有关。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酚类化合物是植物体内重要的次生代谢物质,植物受病原菌侵染后,酚类物质和一系列酚类氧化酶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变化与植物的抗病机制有关。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1)酚类物质及其氧化物——醌的积累是植物对病原菌侵染和损伤的非专化性反应。 醌类物质能钝化病原菌的蛋白质、核酸和酶。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2)植物体内积累的酚类前体物质经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后可形成植物保卫素和木质素,发挥重要的抗病作用。 四、酚类物质和相关酶: (3)各类病原物的侵染,还引起一些酚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强,其中最常见的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PPO)等。如:病株内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增多,有利于植物抗病性表达。 过氧化物酶,在植物细胞壁木质素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五、水分生理: 叶片受害:可提高或降低水分的蒸腾,依病害种类不同而异。 根腐及维管束病害:根系吸水能力显著降低,阻滞导管液流上升。 五、水分生理: 如(1)番茄受番茄尖镰孢侵染后,病株水分和矿物质在木质部导管中流动的速度只有健株的1/10。 (2)番茄黄萎病病株内液流上升速度较健株小200X。 五、水分生理: 阻止液流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机械阻塞,原因有: ①病原菌产生的多糖类高分子物质 ②病原细菌体及其分泌物 ③病原真菌的菌丝体和孢子 ④病原菌侵染诱导产生的胶质和侵填体堵塞导管 ⑤病原菌产生的毒素也可引起水分代谢失调。 五、水分生理: 因此,植物产生萎蔫症状的成因是复杂的: ①有时是病株水分从气孔和表皮蒸腾的速度过高,超过了导管系统供水速度所造成的。 ②有时则是根系吸水减少或导管液流上升受阻造成的。 第三节 植物的 抗病机制 植物的抗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有: 被动因素: 先天具有的。 主动因素: 病原物侵染引发的。 按抗病因素的性质可划分为: 物理抗病因素: 即形态结构的抗病因素。 化学抗病因素: 生理生化的抗病因素。 一、物理的被动抗病因素 植物被动抗病的物理因素是植物固有的形态结构特征,它们以机械坚韧性和对病原物酶作用的稳定性,而抵抗病原物的侵入和扩展。 主要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表皮、腊质层、角质层 ①可湿性差,不易沾附雨滴或形成水膜,不利于病原菌孢子萌发与侵入,因而构成了植物抵抗病原物侵入的最外层防线 ②防止内部物质外渗,对需要营养才能萌发的孢子,不能提供养成分 ③角质层中某些成分对真菌孢子有抑制作用 ④对于直接侵入的病原菌来说,角质层、腊质层越厚,抗侵入能力越强。 (2)植物表皮层细胞壁发生钙化作用或硅化作用,对病原菌果胶水解作用有较强的抵抗力,能减少侵入。如叶表皮硅化程度高的水稻品种能抵抗稻瘟病和胡麻叶斑病。 (3)气孔的结构、数量及开闭习性,也可抵抗从气孔侵入的病原物。 如:①柑桔不同类型的气孔结构对溃疡病的抗性不同 ②小麦品种气孔早晨张开晚的,能减少叶锈菌夏孢子的侵入。 (4)皮孔、水孔、蜜腺等自然孔口的形态与结构特性也与抗侵入有关。如马铃薯皮孔木栓化后,痂疮病菌难于侵入。 (5)木栓组织的细胞壁和细胞间隙充满了木栓质,构成了抵抗病原物侵入的物理和化学屏障。植物受到机械伤害后,可在伤口周围形成木栓化的愈伤周皮(wound periderm),能有效地抵抗从伤口侵入的病原真菌和细菌,如:potato块茎愈伤层可防止软腐细菌侵入引起的组织浸解。 (6)植物细胞的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都可积累木质素(lignin),从而阻止病原菌的扩展。 (7)植物细胞初生壁中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对一些穿透力弱的病原真菌也可成为限制其侵染和定植的物理屏障。(例见p227) (8)导管组织结构的特点,可能成为植物对维管束病害的抗病因素。如:抗枯萎病的棉花品种导管细胞数较少,细胞间隙较小,导管壁及木质部薄壁细胞的细胞壁较厚。 二、化学的被动抗病因素: 抗病植物体内含有天然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某些酶的物质、缺乏病原物寄生和致病所必须的重要成分的特性,被认为是植物化学的被动抗病因素。 1、在受病原物侵染之前,健康植物体内就含有多种抗菌物质。 如:①紫色鳞茎表皮的洋葱品种最外层死鳞片分泌的原儿茶酸和邻苯二酚,能抑制炭疽病菌孢子萌发,防止侵入。 ②燕麦根部分泌的皂角苷类抑菌物质——燕麦素(avenacin)能抑制全蚀病菌小麦变种。 ③郁金香中分离出的抑菌性不饱和内酯——内酯郁金香苷,能使郁金香花蕊抗灰霉病。 ④十字花科中的芥子油(水解后生成异硫氢酸类物质),有抗菌活性。 ⑤葱属植物含大蒜油,主要成份是蒜氨酸,酶

文档评论(0)

子不语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平安喜乐网络服务,专业制作各类课件,总结,范文等文档,在能力范围内尽量做到有求必应,感谢

认证主体 菏泽喜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1726MA7HJ4DL4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