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2020年8月18日发布).ppt

国家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2020年8月18日发布).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成人和儿童重型病例诊断标准进行了适当修改。 五、临床分型 六、增加「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的判定标准 七、调整了成人和儿童「重型/危重型早期预警指标」 * 增加「儿童患者出现皮疹、黏膜损害时,需与川崎病鉴别」。 增加「对于确诊病例应在发现后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八、鉴别诊断 九、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 (一)抗病毒治疗。 对试用的抗病毒药物做了简要小结。某些药物经临床观察研究显示可能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仍未发现经严格「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明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建议应在病程早期使用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并重点应用于有重症高危因素及有重症倾向的患者。 不推荐单独使用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和利巴韦林,不推荐使用羟氯喹或联合使用阿奇霉素。 α-干扰素、利巴韦林、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可继续试用,在临床应用中进一步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等问题。不建议同时应用 3 种以上抗病毒药物。 十、治疗 * (二)补充糖皮质激素治疗适应证(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患者)、剂量及疗程。 * (三)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 1. 呼吸支持:根据 PaO2/FiO2 分级(200~300 mmHg、150~200 mmHg 和<150 mmHg)分别采取不同的呼吸支持措施,如鼻导管或面罩吸氧、高流量鼻导管氧疗或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强调要及时评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有无改善,如无改善,应及时更换呼吸支持措施。 接受氧疗的患者,如无禁忌症,建议同时实施俯卧位通气,即清醒俯卧位通气,俯卧位治疗时间应大于 12 小时。 2. 增加「气道管理」相关内容,细化「体外膜肺氧合(ECMO)」的启动时机、ECMO 指征和 ECMO 模式选择、推荐初始设置等。 3. 增加预防性「抗凝治疗」的适应证,如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按相应指南进行抗凝治疗。 4. 增加「儿童多系统炎症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如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糖皮质激素及口服阿司匹林等。 * 根据患者病情,明确护理重点并做好基础护理。强调对重症/危重症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重点监测血氧饱和度。」卧床患者要预防压力性损伤。按护理规范做好各种有创治疗、侵入性操作的护理。 十一、增加「护理」相关内容 对于体温恢复正常 3 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和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的患者,如核酸仍持续阳性超过4周者,建议「通过抗体检测、病毒培养分离等方法对患者传染性进行综合评估后,判断是否出院。」 十二、出院标准和出院后注意事项 提出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提高健康素养、保持室内通风良好、科学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就诊等防控建议。 十三、增加「预防」相关内容 * 第二部分 PART TWO * 第二部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试行第八版) 一、病原学特点 下划线部分为相比第七版的增加、修改内容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属于 β 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60~140nm。具有 5 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 (N)、病毒包膜 (E)、基质蛋白 (M) 和刺突蛋白 (S)4 种结构蛋白及 RNA 依赖性的 RNA 聚合酶 (RdRp)。核蛋白 (N) 包裹 RNA 基因组构成核衣壳,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 (E),病毒包膜包埋有基质蛋白 (M) 和刺突蛋白 (S) 等蛋白。刺突蛋白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 进入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 96 个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 VeroE6 和 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约需 4~6 天。 冠状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C 30 分钟、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 * 二、流行病学特点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5 天内传染性较强。 (一) 传染源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由于在粪便、尿液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其对 环境污染造成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二) 传播途径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或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持续时间尚不明确。 (三) 易感人群 * 三、病理改变 肺脏呈不同程度的实变。实变区主要呈现弥漫性肺泡损伤和渗出性肺泡炎

文档评论(0)

suping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