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总论的学习资料.pptxVIP

  1. 1、本文档共1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总论的学习资料第1页/共114页 第一章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也是人们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第2页/共114页 第3页/共114页 梅花鹿第4页/共114页 蝉? 蜕第5页/共114页 代赭石 第6页/共114页 何为“本草” 由于中药的来源以植物类药材居多,使用最普遍,所以自古以来相沿把中药学称为“本草”。 第7页/共114页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品种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药各类从业人员必备的专业知识。 何为“中药学”第8页/共114页 第9页/共114页 第10页/共114页 第11页/共114页 第12页/共114页 第13页/共114页 第一节 中药的起源 1.与生活和生产活动密切相关——药食同源2.“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第14页/共114页 神 农 尝 百 草第15页/共114页 中药学的发展1.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A:成书年代:东汉末年B:载药:365种C:成就:a.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b.其“序例”部分,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毒无毒、祛邪治病与养身延年的不同,所有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   第16页/共114页 c.每药之下,依次介绍正名、性味、主治功用、生长环境,部分药物之后尚有别名、产地等内容。 d.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后世本草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17页/共114页 第18页/共114页 第19页/共114页 2.魏晋南北朝时期①《本草经集注》A.梁·陶弘景B.730种C.各论部分,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将所载730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各类又结合“三品分类”安排药物排列顺序。 第20页/共114页 ②《炮炙论》A.南朝刘宋·雷敩B.收录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该书是我国第一部炮制学专著。 C.标志着本草新分支学科的产生。第21页/共114页 3.隋唐时期①《新修本草》A.作者:苏敬;844种B.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也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药典学著作。C.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文字加以说明,这种图文对照的方法,开创了世界药学专著的先例。 附:《本草拾遗》—陈藏器—“十剂” 第22页/共114页 第23页/共114页 4.宋金元时期①官修本草:《开宝本草》、《嘉佑补注本草》、《图经本草》②《证类本草》:A.唐慎微B.1500多种C.我国现存最早的最完整流传的综合性本草③国家药局的设立——北宋创举第24页/共114页 第25页/共114页 第26页/共114页 第27页/共114页 金元时期 该时期本草著作的主要特点是:   突出临床实用性,注重药性理论探讨——发展了有关升降浮沉、归经等药物性能的理论,并使之系统化。 第28页/共114页 5.明清时期①《本草品汇精要》:我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大型官修本草②《本草纲目》A.李时珍B.1892种,新增374种C.以自然属性和生态条件为分类基础—16纲60类D.医药百科全书第29页/共114页 第30页/共114页 第31页/共114页 ③《本草纲目拾遗》A.清·赵学敏B.921种;新增716种——新增药物最多的本草古籍第32页/共114页 中药的来源主要是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天然药材的分布、采集和生产,都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气候、水土、日照等生态环境差异很大,各地生物的分布很不相同。其质量优劣就有所差异。所以,中药材多有明显的地域性。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第33页/共114页 何谓“道地药材” 唐宋以来,人们将具有地区特色、质量优良、疗效显著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或“地道药材”。 道地药材的确定,与其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最重要的是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了的可靠疗效。第34页/共114页 四川的黄连、附子、川芎;江苏的薄荷、苍术;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广东的砂仁;云南的三七;河南的地黄,山东的阿胶,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四大怀药(怀菊花、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第35页/共114页 川芎原植物第36页/共114页 川芎药材第37页/共114页 川牛膝药材第38页/共114页 附子原植物第39页/共114页 附子药材第40页/共114页 薄荷原植物 第41页/共114页 薄荷药材(苏薄荷)第42页/共114页 茅苍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