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改进与创新.pptx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改进与创新.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改进与创新第1页/共22页 一、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氨分子运动的实验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三单元课题一的内容。该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将微观知识形象化的重要事实。通过本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抽象思维意识,想象到氨分子的存在和运动。第2页/共22页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教材中的实验是将A烧杯中装入约20mL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将B烧杯中装入约5mL浓氨水,再用一个大烧杯罩起来,观察实验现象。第3页/共22页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1、将浓氨水放置在敞口的烧杯中,教室里会弥漫难闻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不仅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师生健康。第4页/共22页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2、实验所用浓氨水的量比较大。3、氨分子的扩散过程不明显,不便于学生观察。第5页/共22页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4、原装置在讲台上演示时不能移动,教室后排的学生不易观察到实验现象。 5、没有对比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第6页/共22页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改进后的装置原装置PK1、用透明外壳的水芯笔笔杆代替大烧杯。第7页/共22页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改进后的装置原装置PK2、将“向B烧杯中加入5mL浓氨水”改为向一小团脱脂棉上滴加3滴浓氨水。第8页/共22页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改进后的装置原装置PK3、将“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改为将滤纸条用酚酞溶液润湿。第9页/共22页 三、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改进后的装置原装置PK4、增设了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第10页/共22页 四、实验器材 透明外壳的水芯笔笔杆两支、镊子、滤纸条、脱脂棉、50mL烧杯(2个)、浓氨水、酚酞溶液、热水。第11页/共22页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 笔套中浓氨水挥发成氨气,在相对封闭的笔杆中由近及远扩散,从而使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自下而上逐渐变红。热水中的氨气扩散速率较快,因此滤纸条变红较快。第12页/共22页 五、实验原理及装置说明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及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透明外壳的水芯笔笔杆,且笔套不漏水。第13页/共22页 六、实验过程 1、将两个笔套中分别塞入一小团脱脂棉。2、裁取两条滤纸,宽与笔杆内径大小接近,长度稍短于笔杆。将滤纸条用酚酞溶液润湿,分别塞入笔杆中,尽量塞得深一些,避免与笔套中的棉花接触。3、分别向两笔套中的脱脂棉上滴加3滴浓氨水,套上笔套。4、将两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等量常温下的水和热水,将两支笔笔套向下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其中一个烧杯装热水,另一个烧杯装等量室温下的水,观察现象。(本实验还可采用用手握住笔套的方法替代热水。)第14页/共22页 七、实验效果 2~3分钟后,可看到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自下而上逐渐变红,且放入热水中的笔杆内的酚酞颜色变化更快。第15页/共22页 八、自我评价1、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主要器材——笔杆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能让处于化学启蒙阶段的九年级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对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此外,由于笔杆具有廉价易得、不易破碎、小巧便携的特点,对办学条件较差,缺少仪器药品和实验设备的农村中学开展实验提供了可能。第16页/共22页 八、自我评价2、实验始终在相对密闭的微型装置中进行,药品用量少,既节约了药品,又有效地减少了空气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第17页/共22页 八、自我评价3、用滤纸条上滴加酚酞溶液来替代小烧杯,能使学生明显观察到滤纸条自下而上逐渐变红的过程,既增强了实验的趣味性,也让学生对分子运动这一微观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第18页/共22页 八、自我评价4、从对比实验可以明显看出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第19页/共22页 八、自我评价5、改进后的装置适合学生随堂实验或实验室分组实验,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次亲自动手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将被动的“等待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符合新课改要求。第20页/共22页 第21页/共22页 感谢观看!第22页/共22页

文档评论(0)

kuailelaifenxia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太仓市沙溪镇牛文库商务信息咨询服务部
IP属地上海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0585MA1WRHUU8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