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pptx

中考历史一轮知识点梳理中国现代史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了解“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时间;成就;【易混易错】“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不是片面发展重工业,没有造成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的失调。;2. 三大改造;结果;【延伸解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历史素养: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人民 代表 大会 制度;【延伸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影响;知道中共八大;了解“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错误与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核心素养:唯物史观);2.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全面调整;了解“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危害及主要教训。(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认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取得的经济、国防、科技成就及其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以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事迹。(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建设成就;英雄模范代表;1. 根据图1~3,结合当时国情,论证三大改造对于工业化建设的必要性。;2. 根据图1~5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经济建设与民主法制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 3. 根据图7~9,概括这一时期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所体现的时代精神。;1.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1)联系: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一五”计划期间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一五”计划的完成,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发生在“一五”计划期间,其本质是对生产关系的变革,为“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 (2)启示:三者之间的联系体现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先进政治制度促进经济发展。;2.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的调整要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大跃进”和人民??社化运动的开展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1.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2. “一五”计划的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中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如“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还有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学家。;史料:新中国在 1953 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这一年,在全党空前团结的基础上,全国性经济规划开始了,开展了一场又一场生气勃勃的革命和建设活动……到1957年,中国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这一时期了。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制度已经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国家的政治制度建设也具有了中国特色。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解题思路】根据材料中的关键时间“1957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在工业建 设 方 面 的 成 就 是1957 年 完 成 了“ 一五”计划,向工业化道路迈进;在经济制度方面,1956 年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在政治制度方面,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时期新中国在“工业化道路”“经济制度改造”“政治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1. (2022·江苏)如图为1953年创作的宣传画《把更多的钢铁送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该宣传画体现了我国( ) A. 人民打败美帝国主义的坚定信念 B. 土地改革后农民支持工业的决心 C. “一五”计划时期工人建设祖国的热情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人的愿望;2. (改编)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发展生产首先强调的是农业,其次是轻工业和必要的、可能的重工业;但到制订“一五”计划时,却改变为突出强调“五年建设的中心环节是重工业”。这说明( ) A. 经济改革出现偏差 B. 农业为工业提供了原料 C. 国家在探索中建设 D. “一五”计划仓促执行;3. (2022·四川)下表为1957年我国部分行业产量情况。表中信息说明我国( ) A.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 B. 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 C. 农轻重的比例协调发展 D. 农业生产实现了专业化;4. (2021·广东)如表所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制定过程中,毛泽东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参考以下文献。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A. 沿袭了中国近代宪法的精神 B. 以东欧宪法为主要依据 C. 主要借鉴西方国家法制思想 D. 体现了开放的国际视野;5. (2022·江苏)《六亿人们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中小学PPT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PPT课件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