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病脉证治(金匮要略课件).pptx

黄疸病脉证治(金匮要略课件).pptx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培训课件金匮要略主讲人:XXX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 脉证十四条 方七首一、病因病机、分类与辨证(一)湿热发黄 【原文】 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1) 【提要】 本条论述湿热黄疸的发病机理。 【分析】 病机:脾色必黄,瘀热以行——如脾脏所蕴积的湿热溢入血分,行于体表,必发生黄疸。 【原文】 师曰:病黄疸,发热烦喘,胸满口燥者,以病发时,火劫其汗,两热所得。然黄家所得,从湿得之。一身尽发热而黄,肚热,热在里,当下之,(8) 【提要】 本条论述火劫而发黄的治法以及湿邪在黄疸发病中的作用。 【分析】病因:黄疸的形成多与湿热有关。火劫发黄是因火攻发汗,湿从燥化,热势增重所致。主症:全身发黄,发热,心烦,口渴,气喘,胸满,腹满而热。治法:通腑泄热。(二)寒湿发黄 【原文】 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榖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3) 【提要】 本条论述谷疸寒化的病机。 【分析】 病机:寒湿蕴结于脾胃。 主症:全身发黄,腹满,不能饮食,饱食则烦闷,头眩,小便难。(三)分类与主症 【原文】 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榖,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榖即眩,榖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榖疸。 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 心中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2) 夫病酒黄疸,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热,足下热,是其证也。(4) 【提要】 本条进一步指出黄疸病机、分类及主症。 【分 析】分类:谷疸、酒疸、女劳疸。病机: 谷疸——食谷不节,湿热蕴结脾胃。 酒疸——嗜酒过度,湿热蕴结脾胃。 女劳疸——房劳过度,肾虚有热。主症: 谷疸—食谷即眩,胃脘痞闷,小便不通 全身发黄。其中以食谷即眩征。 酒疸—心中懊●而热,不能食,时吐, 小便不利, 全身发黄。其中以心 中懊●而热为特征。 女劳疸—额上黑,微汗出,手足心热, 薄暮加重,小腹拘急,小便自利。其中以额上黑为特征。(四)辨湿热与寒湿发黄 【原文】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9) 腹满,舌痿黄,躁不得睡,属黄家。(10) 【提要】 以上两条论述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的不同症状。【分析】 9条:湿热发黄 主症:全身发黄,黄色鲜明,渴欲饮 水,小便不利,脉沉。 10条:寒湿发黄 主症:全身发黄,黄色晦暗,腹满, 胃中不和而不得安卧湿热发黄与寒湿发黄鉴别表鉴别点湿热发黄寒湿发黄肤色黄色鲜明如橘子色黄色晦暗一般症状腹满或腹痛拒按,烦躁不得眠,口渴欲饮,身热心烦腹痛按之濡,躁而不烦,手足清冷畏寒,口渴不欲饮或喜热饮二便大便干结或溏而不爽,色酱黄,小便赤黄,色如浓茶大便溏薄,小便淡黄,尿臊味不重舌脉舌偏红,苔黄腻,脉滑数有力舌淡,苔白腻,脉沉迟 二、证 治 (一)谷 疸 【原文】 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13)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 枙子十四枚 大黄二两 【提要】 本条论述谷疸属湿热俱盛的证治。分析: 寒热—营卫不和 不食—运化失职 食即头眩,心胸不安—强食助 湿热,湿热上冲 久久发黄为谷疸—郁蒸日 久,汁外溢病机:湿热蕴蒸脾胃,湿热并重。治法:清泄湿热(保肝退黄)。饮食所伤湿热熏蒸 方剂:茵陈蒿汤。方义: 方中用茵陈蒿清热利湿,栀子清三焦而利水道,大黄泄热通便退黄,三味合用,使瘀热湿浊从小便排泄。酒 疸 1.治 法 【原文】 酒黄疸者,或无热,靖言了了,腹满欲吐,鼻燥。其脉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5) 酒疸,心中热,欲呕者,吐之愈。(6) 【提要】 以上2条论述了酒疸的症状和治法。【分析】 变治法: 湿热在上—症见心中热,或欲吐,鼻燥, 脉浮者宜先用吐法。 湿热在下—症见腹满,脉沉弦者宜先用 下法。2.证 治 【原文】 酒黄疸,心中懊●,或热痛,枙子大黄汤主之。(15) 栀子大黄汤方: 栀子十四枚 大黄一两 枳实五枚 豉一升 【提要】 本条论述酒疸热盛的证治。分 析病机:饮酒过度,湿热上蒸。主症:阳黄,黄色如橘 心中懊●或热痛—酒毒湿热上蒸心胸 兼症:呕恶不能食,小便不利,便难身热。 治法:泄热除烦。方剂:栀子大黄汤。方义:栀、豉—清心除烦—清上热。 黄、枳—通便泄热—泻下实。枙子大黄汤与茵陈蒿汤证治鉴别表鉴别点枙子大黄汤茵陈蒿汤证药物组成枙子、大黄(一两)、枳实、豆豉茵陈、大黄(二两)、枙子功用泄热除烦通利湿热主症心中懊●食谷即眩,腹满,小便不利病位心中、心下腹中(三) 女 劳 疸 【原文】 黄家日晡所发热,而反恶寒,此为女劳得之。膀胱急,少腹满,身尽黄,额上黑,足下热,

文档评论(0)

学而思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学而思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