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器ppt课件(精品文档).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釉里红 釉里红瓷创烧于元代。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釉里红的烧制方式与青花大体相同,不同的是,青花作画的材料是氧化钴,而釉里红用的是氧化铜,它是以铜为着色剂,在白胎上直接绘制各种图案纹饰,在上面施一层釉,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所以名叫“釉里红”。白色的胎质上着以红色的图案,既鲜亮又内敛,既温润又不夸张。 * 元代景德镇始创的釉里红瓷器,釉里红烧制难度大,没有青花那样流行。但釉里红有很高的品位,这种瓷器在明代洪武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今天收藏界对洪武釉里红的痴迷,也说明它的价值。 * 明清斗彩、粉彩、珐琅彩 * 明斗彩 斗彩也称豆彩,斗彩创制于明代的成化期。斗彩,要经过两次彩画过程。烧制之前,在白色的胎质上绘以青花轮廓线,烧制之后,再在第一次所绘的画面上,以红、黄、绿、紫等色填彩。斗彩是釉下彩和釉上彩的结合。釉下和釉上是彩釉的两种类别。 * * 粉彩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盛烧于雍正、乾隆,成为清代瓷业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它的独特之处,是在彩绘时搀加一种白色的彩料“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画出的图案可发挥渲染技法的特性,呈现一种粉润的感觉,因此被称为“粉彩”或“软彩”。直到现代,景德镇的许多瓷厂仍继续生产。 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 * 粉彩 由于受到西方绘画传统的影响,明末清初以来,瓷器绘制中,还融人了西方绘画的表现方式,如对光影的追求和对阴影的注意,使画面富有立体感。流行于清时的粉彩就是如此。 * 珐琅彩 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发廊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珐琅彩吸取了铜胎画发廊的技法,在瓷质的胎上,用各种珐琅彩料描绘而成的一种新的釉上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 * 珐琅彩 * 意义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这些陶瓷艺术品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包容了中国人深沉婉约、融于自然,却又慷慨激昂、粗犷豪迈的情怀。从平民百姓到皇室贵族,从物质生活到意识形态,中国人与陶瓷艺术品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愫。陶瓷艺术品以自身独特的“泥”的精神,“玉”的品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见证。 * Thank you ! * 瓷 器 Porcelain * China的由来 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外文化间的交流,中国逐渐被誉为“丝国”;伴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又开始以“瓷国”享誉于世 . 英国人直接用“中国货”(Chinaware)指称来自中国的瓷器。。 China一词也随着中国瓷器在英国及欧洲大陆的广泛传播,转而成为瓷器的代名词,使得“中国”与“瓷器”成为密不可分的双关语。 由于受到China表示中国这种表示法的影响,产生了元音音变,由chine变为china,成为瓷器的专有名词。 正是基于中国古代陶瓷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而引发的陶瓷传播之路,使得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被世界人民所喜爱,将中国与瓷器永远地结合在了一起。 * 什么是瓷器? * 瓷器是一种由 瓷石高岭土(或者是长石、石英)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 烧制,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 * 瓷器的产生 中国真正的瓷器出现是在东汉时期(公元23-220年)。首先是在南方地区的浙江省开始出现的。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发现东汉晚期瓷窑址和青瓷等。瓷片质地细腻,釉面有光泽,胎釉结合紧密牢固。从显微照相可见,青瓷残片釉下已无残留石英。这种釉无论在外貌上,或是显微结构上,都已摆脱了原始青瓷的原始性。已符合真正的瓷器标准了。 * 瓷器的发展 * 夏商: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瓷器生产进入成熟阶段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输出国外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著名五大名窑 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烧制青花瓷 明清:景德镇“瓷都”,烧制斗彩、粉彩、 珐琅彩 * 1.原始青瓷 在夏商时代出现了“早期青瓷器”,最早见于山西夏县东下冯遗址,接着出现青釉完整器属于郑州二里冈时期,标志着中国瓷器的起源。早期青瓷器选料尚不够精,所以胎比较粗,工艺较简陋,器形品类较少,釉层厚薄不匀,且容易剥落,与成熟的瓷器尚有一段距离。 * 它们质地较陶器 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 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 2.东汉青瓷 东汉后期,原料的精选,胎釉配方、成型工具和窑炉结构的改进,烧造技术大大提高。东汉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瓷器的特点是有大量的动物造型 西晋熊形尊 三国青瓷羊 *

文档评论(0)

文档爱好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爱好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