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青铜兵器四考.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周青铜兵器四考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东周青铜兵器四考 1 一、间右库戈 1 二、廿二年左矛 2 四、廿二年戈 5 文2:曲家张生平四考 8 第二次在仕途上遭受的沉重打击即在湖广按察司佥事任上。 16 注释: 17 参考文摘引言: 18 原创性声明(模板) 19 文章致谢(模板) 19 正文 东周青铜兵器四考 文1:东周青铜兵器四考 一、间右库戈 《殷周金文集成》(以下简称《集成》)第10974号收录一件间右库戈(图一)。此戈未见于其他著录,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该戈的戈援上缘较为平直,与戈内上缘基本平行,至援端略微扬起。戈援近胡处较宽;中胡,栏侧有两个长方形穿,上穿略短;内尾呈半圆形,内上有一“”形穿;内近栏处有“间右库”三字铭文。 间右库戈与新见陈不敢同戈形制相似,明显的差异在于陈不敢同戈为长胡三穿,且戈内部的两穿分别作长方形和圆形,并未连成一体。黄锡全先生认为陈不敢同戈的年代大致在春秋晚期前后[1]。今据春秋时期铜戈形制的演变趋势看,间右库戈的年代亦在春秋晚期,但较陈不敢同戈略早。此外,该戈所采用的“地名库名”的铭文格式习见于晋国兵器铭文。《集成》10959、10960收录的春秋时期晋国兵器栾左库戈之铭文即如此。齐国兵器铭文中虽然亦有采用此类格式者,但其形制与间右库戈差异明显[2]。综合形制与铭文格式判断,此间右库戈当为春秋晚期的晋国兵器。 该戈铭文“间右库”中的“间”当是地名。间,史籍无载,但文献中记载有“涧水”。《水经?汾水注》曰:“涧水东出谷远县西山,西南经霍山南,又西经杨县故城北,晋大夫僚安之邑也。”该涧水为汾河支流,春秋晚期属晋国。还有一处涧水在洛阳,据《水经注》记载,洛阳之涧水发源于新安县南之白石山,最后汇入洛水。该涧水为洛河支流,春秋晚期在周室辖地内。结合该戈的国属,铭文中的“间”当是因汾水支流涧水而得名,“间”或为“涧”之省。间右库戈当为晋国涧水流域之“间”地所铸兵器。黄锡全先生曾披露一枚“涧”字耸肩尖足空首布,并认为地名“涧”与晋国境内的涧水有关[3]。若以上所论间右库戈之国属与地望不误,则其与“涧”字耸肩尖足空首布当同为晋国“涧”地所铸之物。 二、廿二年左矛 《集成》第11508号收录一件廿二年左矛(图二)。从所录拓片看。该矛的中脊凸起,两刃与中脊之间有血槽,部作筒状,銎孔似有残缺。其形制与新郑郑韩故城出土的战国晚期Ⅱ式铜矛(T1∶125)一致[4] 该矛部铸有“廿二年,左”5字铭文,《集成》将字隶作“”。今细审《集成》所录拓片,发现字笔划实有范铸残缺之处,隶作“”字较为可疑。字由、、三部分构成,后两者字形清晰,笔划完整,分别隶作“子”“邑”当无疑问。然将部隶作“”则不妥。细审部笔划,可见部右下侧笔划转折清晰,向下延伸的趋势明显,而左侧则毫无转折痕迹。若顺承右下侧笔划延伸的趋势将残缺笔划补全,则部实应作“”形,当作“”形。“”字常见于战国文字,如甘孝子(《集成》9937)铭文中的合文“(孝子)”所从“孝”字即作“”形,与“”字一致。因此,字的左半部可隶作“孝”,字应隶作“”。而古文字中“孛”的写法则明显异于“”。如秦印文字“勃”所从之“孛”作“”或“”形[5],郭店楚简文字中“孛”字作“”形[6],皆与不同。因此,应隶作“”而非“ 该矛铭文简略,仅有纪年及“左”二字。所幸《集成》第9538、9539号还收录两件战国时期的左孝子壶铭文。两件铜壶现藏上海博物馆,二器同铭,均为“左孝子之壶”。两壶铭文字形、格式与滑孝子鼎(《集成》1947)、甘孝子(《集成》9937)等战国时期两周器物铭文相似,此左孝子壶亦当为两周器物。李学勤先生将上述铭文中的“孝子”释为“游宰”,认为是某地离宫掌管饮食的职官[7]。董珊先生则认为“孝子”之前为地方县邑地名,可将“孝子”考虑为县邑之长,同时又认为“孝”可能是“韩”字的古文写法,可读为“县”[8]。若依董珊先生所说,则此廿二年左矛铭文中的“”字可能就是“孝(县)”字的繁体,“左(县)”当是县邑之名。 综上可知,廿二年左矛铭文由纪年和地名构成,“左”当为该矛的铸造地。上述左孝子壶铭文中的“左”为县邑之名,其与廿二年左矛的铸地“左(县)”应是同一地,该廿二年左矛亦当为两周遗物。如前所述,该矛的时代属战国晚期,而战国晚期在位时间逾22年的周王仅有周赧王。因此,铭文中的“廿二年”极可能是周赧王二十二年,即公元前293年。两周遗留的有铭兵器不多,故廿二年左矛对两周兵器及相关制度的研究颇具意义。   三、右库工师戈 《秦西垂陵区》著录一件右库工戈[9]。该戈出土于甘肃礼县,现藏礼县博物馆。戈通长21厘米,栏长11厘米,援宽2.6厘米。该戈戈援上扬,中胡,栏侧有半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