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注释蕴含文化因素的表现成因与启示.docVIP

典籍注释蕴含文化因素的表现成因与启示.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典籍注释蕴含文化因素的表现成因与启示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典籍注释蕴含文化因素的表现成因与启示 1 541004) 1 一、文化因素在注释内容和注释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2 二、从训诂“语言解释”的根本特性看注释蕴含文化因素的成因 5 三、注释蕴含文化因素对当代训诂学的重要启示 8 文2:房价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10 1 概述 10 ■(1) 11 =■(2) 12 参考文摘引言: 17 原创性声明(模板) 17 文章致谢(模板) 18 正文 典籍注释蕴含文化因素的表现成因与启示 文1:典籍注释蕴含文化因素的表现成因与启示 崔金涛,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博士。(广西桂林 541004) 在漫长而不间断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积聚流传下来众多优秀经典。与这种历史发展过程相应,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注释古代重要典籍的传统。从先秦主要以阐发义理、补充史实一类的独立的“传”、“记”,再到两汉时代正式形成的以解释难解字词、补充典章制度的依附于“经”的“毛传”式的“双行小注”,典籍注释作为文化传承的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始终不曾有过间断。详细整理、归纳、揭示蕴含在众多古代注释中的若干重要现象及其规律,对中华文化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在与典籍注释相关的诸多现象与规律中,典籍注释蕴含丰富文化因素的现象,非常值得关注。首先,中国历代大学者,在阐发自己的学说时,往往不是去独立地创造全新的作品或学说,而是倾向于采用注释某一古代经典的形式。这种方式被冯友兰先生形象地称为“旧瓶装新酒”。从这种意义上讲,对某一旧有经典的注释,本身就是一种全新文化的创造。例如,南宋的朱熹为系统阐发程朱一路的“理学”而整理、注释了“四书”,而他的《四书章句集注》也随之成为了其后八百年间指导中国社会、政治、思想实践的最高准则。正是这种“旧瓶装新酒”现象的广泛存在,使我们完全有必要对典籍注释中蕴含的文化因素详加考察,否则我们将无法真正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华文化本身。其次,对于典籍注释蕴含文化因素这一重要现象,历代训诂学家和注释学家给予的关注还非常不够,甚至在当今训诂学界,除了许嘉璐、陈绂等少数几位学者外,也很少有人明确意识到这一现象的重要意义。囿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许、陈二位先生的分析、阐述更趋向于宏观的理论,对典籍注释的最主要形式“双行小注”的微观事实,则着墨不多,有待补苴者不少。以下就从表现、成因、启示三个方面展开相应的分析。 一、文化因素在注释内容和注释方法上的具体体现 除了难解的字、词、句、篇等语言因素之外,古代典籍中有别于注释者当代的典章制度也是典籍注释的重要内容,而这些典章制度及其蕴含的“礼制”精神正是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例如《左传?成公二年》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新筑人仲叔于奚救孙桓子,桓子是以免。既。卫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案,后写作“悬”。下杜预注“县”字同)、繁缨以朝。许之。仲尼闻之,日:“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名以出信,信以守器,器以藏礼,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晋杜预《集解》:“(曲县)轩县也。《周礼》:天子乐,宫县,四周;诸侯,轩县,阙南方。繁缨,马饰。皆诸侯之服。”杜注以“轩县(悬)”解“曲县(悬)”,以“马饰”释“繁缨”,属于专名词汇的注释。在一个等级森严的宗法制社会中,一个人乘坐何种样式的车、穿着何种样式的衣服,往往意味着他具有何种特定的社会身份,所以这位新筑人于奚才宁愿放弃城邑、土地这样实实在在的赏赐,而甘心情愿地去换取看起来有点空泛的“曲悬”和“樊缨”。因为,只要他获得了这两样东西,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能够和卫国国君平起平坐的诸侯。于是,也就自然有了之后孔子的那一番惋惜和对于“器”与“名”的议论。这也从侧面表明,这位新筑人所提的要求,并不是无理性的选择。应该说,杜预《集解》的这条注释,虽然看似是在解释专名词汇,但实质上却是在揭示那一时代的典章制度以及蕴含其中的深刻意蕴。 诚如司马迁所言,《春秋》为“礼义之大宗”,重在以历史事实为载体来阐释儒家的“礼制”精神,而《左传》主要又是以补充历史事实的方式来解释它,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经常涉及到古代的典章制度也就成了势所必然之事。其实,即便是注释以讲求义理的重要古代典籍,这一方面的内容也是不可或缺的。试看《礼记?大学》 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宋朱熹《章句》:“畜马乘,士初试为大夫者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

文档评论(0)

szbalala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 深圳市巴啦啦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FCP2R7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