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电池发展.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第1章 电池发展 1.1电池发展史 电池是将物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尽管电池诞生已有上百年历史,然而近年来电池才得到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因此被人们称为新生事物。电池是一种可以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化学电源,主要分为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一次电池在使用一次之后即废弃,而二次电池则可以充电并多次使用。电池的基本原理即是用“活性较高”的金属材料制作阳极(即负极-),而用较为稳定的材料制作阴极(即正极+),阳极材料由于库仑力的原因丢失电子(还原反应),流向阴极使其获得电子(氧化反应),而电池内部(电解液)则发生阴极的阴离子流向阳极与阳离子结合,由此形成回路,产生电能。电池内部化学能量消耗完毕,则电池就没用了。可充电的电池,需能够通过外部通电将内部的化学反应“还原”(归位),也就需要选择特别的材料和设计,能够“完美”恢复原样,使得电池重新获得化学能量。 * 第一章 电池发展 1.1电池发展史 * 图 1-1 铅酸电池结构原理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Alessandro Volta发明了第一款电池(Vlotaic Pile伏特堆),这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套电源装置。 1859年法国物理学家Gaston Planté发明了铅酸电池,阳极为铅,阴极为铅氧化物,硫酸溶液为电解质,如图1-1所示。利用铅不仅仅做到了极低的成本,还能够提供12V的电压,且能够充电循环使用。铅酸蓄电池的试制成功,标志着化学电源进入了萌芽状态。 第一章 电池发展 1.1电池发展史 1868年法国科学家勒克郎谢(Leclanche)研制成功了以NH4Cl为电解液的锌—二氧化锰干电池。 1899年,瑞典人WaldemarJungner发明了镍镉电池。 1900年爱迪生(Edison)研制成功铁-镍蓄电池。 1950年之后,加拿大工程师Lewis Urry发明了现在非常常见的碱性电池,碱性电池是当前常用的一次性电池。 进入80年代,科学技术发展越发迅速,对化学电源的要求也日益增多、增高。电池池的研究重点转向蓄电池。 1988年,镍镉电池实现商品化。 1989年,第一款商业镍氢电池问世。镍氢电池相较于镍镉电池提高了能量密度,并且污染减少。无记忆效应。 * 第一章 电池发展 1.1电池发展史 * 图 1-2 锂离子电池结构原理 1981年日本三洋公司的H.Ikeda提出石墨在有机溶液中可以作为一种嵌入式材料。贝尔实验室在此基础上发现室温下锂离子可以嵌入到石墨中。 1991年,索尼公司推出了第一款商业化锂离子电池,使用锂化合物LiMnO2作为阴极,石墨作阳极,电解液为溶入锂盐的有机溶剂,如图1-2所示。 1992年,锂离子电池实现商品化。 1999年,聚合物锂离子蓄电池进入市场。 第一章 电池发展 1.1电池发展史 我国二次电池工业发展历程: 第一个时期是五十年代兴起的铅酸蓄电池,成本低且能够充电循环使用。 第二个时期是六十年代成功开发的镉镍碱性蓄电池,该类型电池由于具备高功率、高寿命的特点以及良好的低温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航海、通讯、电力、铁路、通讯、电动工具、办工自动化等诸多领域。 第三个时期是从进入九十年代至今,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已开始研制锂电池的初级产品,主要是用于电子计算器上的二氧化锰扣式电池,以及少量的锂、碘和卷边封口的锂、二氧化硫电池,随后又研制出小型碳包式的锂、亚硫氯电池。 * 此外90年代初,中国才开始自主规模化生产可供军方使用的安全可靠的锂电池。到了90年代末期,我国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国内一些公司都在大规模生产液态锂离子电池,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或超过日本同类电池的水平。1999年12月国内自行设计开发了日产1万只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生产线,这也是世界上形成规模的第三条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线。 第一章 电池发展 1.2锂离子电池 迄今为止,二次电池体系历经了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四代的发展,随着人类对电池体系认识的不断深化,电池性能也不断提升,锂离子电池是比能量密度与能量效率最高的二次电池体系,也是目前最成功的商业化二次电池体系。 锂元素是由Johan August Arfwedson于1817年发现的。锂的特性决定了它非常适合做高能量密度、高电压的电池,由于锂的活性过高,遇到水或者空气都可能发生剧烈反应以至于燃烧和爆炸,给锂电池研究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912年,锂金属电池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在1970年初实现了锂原电池商品化。这种锂原电池采用金属锂,正极活性物质采用二氧化锰和氟化碳等材料。与传统的原电池相比,这种锂原电池的放电容量高数倍,而且其电动势在3V以上,可用作特殊需求的长寿命电池或高电压电池。 * 第一章 电池发展 1.2锂离子电池

文档评论(0)

行业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行业资料、行业报告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