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碣《焚书坑》原文及赏析.docx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焚书坑 [唐]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 分类标签:怀古诗 挖苦诗作品赏析 【注释工[1]伴随着书本(“竹帛”)化成青烟消散,“万世帝业”的根基却也淘 空掉了。这是说赢政企图用焚书的蛮横手段来愚化民众也许是成功了, 然而他的权力根基(现代称“政权的合法性”)却也同时被毁坏了。 [2]不可一世的赢政指望依仗武力维持“万世基业”,那只是一厢情愿 罢了。祖龙:秦始皇。曰“祖”,暗含“子孙万世为皇帝”的意思。 关河:泛指拱卫京城(“祖龙居”)的天险,亦可引申为暗指秦空前强 大的国家机器。 [3]你瞧:这坑(“焚书坑”)里的书灰还没冷呢,山东就已经有反秦 的“叛乱” 了;而(终于覆灭强秦的)项羽刘邦等人也都不属于“讥 议朝政、蛊惑民心”的读书人之列啊!后面这两句冷峻十分,可以看 成是对暴虐封建统治者的无情讥刺。 这首诗就秦末动乱的局面,对秦始皇焚书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 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 范围内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 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 的骊山上。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始就接触主题。首句用略带夸张的语言揭示矛盾:竹帛化 为灰烟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就跟着灭亡了,好象当初在焚书坑里 燃烧的就是他的嬴氏天下。这一句夹叙夹议,明叙暗议,有实有虚。 “竹帛烟销”是实写,有形象可见。“竹帛”是古代写书的材料,这 里指书。“帝业虚”是虚写。这种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极富韵致。 次句就“帝业虚”之意深进一层,说是虽然有关河的险固,也保 卫不住秦始皇在都城中的宫殿。“关河”主要指函谷关与黄河,当然 也包括其他关隘、河流,如散关、萧关、泾河、渭河、靖山、华山等。 贾谊《过秦论》:“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说“关河”, 便概括一切可以倚恃的地理险阻。秦都咸阳四周虽有这许多关山河川 包围着,但仍然锁守不住,所以《过秦论》又说:“秦人阻险不守, 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 艰。”再坚固的“篱笆”也挡不住起义军队的长驱直入。诗以“关河 空锁祖龙居” 一句总括了整个秦末动乱以至秦朝灭亡的史实,言简意 深;并且以形象示现,把“帝业虚”这个抽象的概念写得有情有景, 带述带评,很有回味。“祖龙”指秦始皇。这里不用“始皇”而用“祖 龙”,决非单纯追求用典,而是出于表情达意的需要。《史记?秦始皇 本纪》记载一项传说: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今年祖 龙死。”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 “祖龙者,人之先也。”秦始皇一心要做子孙万代诸“龙”之祖。而 今江山易主,“祖龙” 一词正话反用,又添新意,成了对秦始皇的绝 妙挖苦,而且曲折有文采,合乎诗歌用语韵味。 第三句点题,进一步用历史事实对“焚书”一事做出评判。秦始 皇和李斯等人把“书”看成是祸乱的根源,以为焚了书就可以消灾弭 祸,从此天下太平。结果适得其反,嬴秦王朝很快陷入风雨飘摇、朝 不保夕的境地。“未冷”云云是夸张的言辞,旨在突出焚书行为的乖 谬,实际上从焚书到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首举义旗,前后相隔整整四年 时间。 末句抒发议论、感慨。山东之乱持续了一个时期,秦王朝最后亡 于刘邦和项羽之手。这两人一个曾长期在市井中厮混,一个出身行伍, 都不是读书人。可见“书”未必就是祸乱的根源,“焚书”也未必就 是巩固“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过秦论》)的有效措施。说“刘项原 来不读书”,而能灭亡“焚书”之秦,全句纯然是揶揄调侃的口吻, 包含着极为辛辣的挖苦意味。从“竹帛”写起,又以“书”作结,首 尾相接如环,显得圆转自然。 议论性的诗歌,既要剖析事理,又要显示意象,委实很不容易。 这首诗采用了近乎喜剧的表现手法:揭示矛盾,使秦始皇处于自我否 定的地位。这样写外表似乎很委婉,很冷静,其实反对的态度和憎恶 的感情十分鲜明。如果说这就是“怨而不怒”的表现,那么,它也不 失为一种成功的艺术手法。

文档评论(0)

scj1122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5135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