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 课件.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文化运动 * × * 民主、自由、平等、博爱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生 * 尊孔复古逆流 袁世凯上台后,通令全国“尊崇孔圣”,强迫全国各学校“尊孔读经”,“务以孔子之言为旨归”,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一时间社会上出现了“孔道会”、“孔教会” “尊孔会”等组织。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袁世凯举办“祭孔大典” 孔子作为千年以来的圣贤,为什么此时尊孔之事被称为“逆流”? 近代以来孔子的身份发生了什么变化? * 只有打倒儒家传统道德才能唤醒民众,才能实现民主政治与民主共和。 孔子及传统儒家学说 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核心和精神支柱 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袁世凯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 * 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受知识阶层欢迎 袁世凯实现独裁专制,规定“ 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 新旧思潮发生激烈冲突 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 二、《新青年》的创办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杂志。 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 * 二、《新青年》的创办 代表人物 鲁迅 胡适 陈独秀 李大钊 1917年的北大,有一群教授:梁漱溟,25岁;胡适,27岁;刘半农,27岁;刘文典,27岁;陈独秀,39岁;最年轻的是画法研究会导师徐悲鸿,23岁。 * 二、《新青年》的创办 两面旗帜 四项内容 民主 科学 指民主思想和 民主制度。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镜头一:袁世凯复辟 专制思想仍旧根深蒂固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 镜头二:鲁迅的《药》描述的人血馒头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化学实验室里面做实验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乐观》 ——胡适 这株大树很可恶, 他碍着我的路! 来 ! 快把他砍倒了, 把树根也掘去, 哈 哈! 好了! 《文学改良刍议》 今之学者,胸中记得几个文学的套语,便称诗人。其所为诗文处处是陈言滥调,“磋跎”、“身世”、“寥落”、“飘零”、“虫沙”、“寒窗”、“斜阳”、“芳草”、“,……之类,累累不绝。 文言文:“才学疏浅恐难胜任不堪从命” 白话文:“对不起,干不了。” * 鲁迅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 把反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庶民的胜利》 李大钊 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 《每周评论》 * 现象一: 儒家传统思想 民主共和 民主共和 儒家传统思想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四、万象更新---影响 * 现象二: 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化学实验室里面做实验 2、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 3、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现象三: *

文档评论(0)

avvavv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