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_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历史_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知道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八六三计划”的制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等史实,理解信息技术在促进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分析史料,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 了解文艺、体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分析其繁荣发展的原因,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阅读教材及史料,了解科教文体事业的辉煌成就。 合作学习,探讨科教文体事业取得辉煌成果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大量的科教文体事业繁荣发展的史实中,增强对党、对国家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在学习中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科教兴国”的基础和保障,今天的勤奋学习就是为将来报效祖国、造福人类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习科学家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优秀品质,学习体育健儿为国争光、英勇顽强的拼搏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调查学生的课余生活)这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上是我国科教文体事业发展的成果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科教文体事业是怎样发展的?取得了哪些成果?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2课《欣欣向荣的科教文体事业》。 二、讲授新课 1 “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 过渡:20世纪60、70年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给各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各国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抓住科技革命的机遇,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 由袁隆平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袁隆平有哪些贡献?”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史实。 展示材料: “搞科学研究的,我说首先一个不要怕失败,第二一个,搞科研你就不要怕辛苦,书本上是种不出小麦,种不出水稻来的。” “但是我还是感到不满足,现在我们正在搞超级稻。” “我这个人呢,水平不高,但是我有一种认识,就是要不断地创新,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特色,就是要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学生分析材料合作探讨袁隆平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补充材料: 有人预估,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假设将其中的零头分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当今世界首富埃卢(590亿美元)相当。可是他却把专利无私地贡献给国家,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才1600元。 引导学生感受袁隆平淡泊名利与金钱的人格魅力。 观看视频,使学生整体感受袁隆平带来的贡献与感动。 过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为抢占科技发展的先机,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制订了高科技发展计划。介绍20世纪70年代后各国抓住科技革命机遇的史实,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中国怎么办?”了解“八六三计划”制定史实。 介绍八六三计划的概况,组织学生交流:“你知道哪些我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以便学生对“八六三计划”的成果有更感性的认识。 开展调查活动,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展开对“网络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体会“科技改变生活”。 分析材料: 到2001年,863计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5200余个,共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感受“八六三计划”对推动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 组织学生阅读材料: 据美国1948-1984年经济增长核算的结果表明,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66﹪;目前,发达国家科技的增加占生产力增长总要素的60﹪-80﹪。 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展示材料: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曾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机器设备和流水线,但由于工人的文化水平较低,不会操作,而只得任其生锈坏掉。 ——《激荡30年》 1978年,当邓小平看到日本一轿车的月产量是当时长春一汽的99倍时,使邓小平大为感叹:“我知道了什么是现代化” ——1978年邓小平访日见闻 学生分析探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生产和经济发展状况,认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入本目。 引导学生了解“三个面向”方针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生自主学习“我国是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归纳能力。 展示《义务教育法》的相关内容:“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引导学生分析《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保障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的作用。 补充“希望工程”的相关材料,认识其推动义务教育发展的意义。 分析材料,认识九年义务教育在办学设施、普及率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展示材料: 我在武汉市当市长的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