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历史广东卷选择题深度解析.pdf

2021年高考历史广东卷选择题深度解析.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年高考历史广东卷选择题深度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 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 (D) 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                 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 C.宗法制度分崩离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 A项: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根据 “化简原则”,题干材料化简后,即中原 (河南、陕西)出土了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显然是周边文化对中原、 中心的影响,故A错误。 B项:各诸侯国维护周礼。在器以藏礼的先秦礼乐社会,青铜器被赋予了礼 意 ,内化了尊卑关系、虔诚敬意及权势威严等礼仪内涵 ,成为了礼 “物 化”与 “具象化”的重要载体。但题干无法支撑各诸侯国对周礼的维护这一观 点,故B错误。 C项 :宗法制度分崩离析。结合所学,西周时期宗法制分崩离析与史实不 符,故排除。 D项:南北文化相互交流。题干显示中原 (河南、陕西)出土了长江中下游 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说明:一方面,长江中下游的青铜器风格受到了周文化影 响;另一方面,长江中下游风格的青铜器也流传到了中原。从而体现了南北文化 的相互交流。 2.汉代设尚书台,其首领是尚书令、尚书仆射。魏晋时期, “事无大小,咸归 令、仆”。这一现象说明 (B) A.皇权旁落                           B.相权转移 C.地方权力削弱                       D.行政效率降低 [解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整个古代史围绕君相、央地两对矛盾在 运转。在中学历史考题中,大体可以遵循 “(考)中央集权看地方”、 “(考) 君权强化看相权”的原则。故此类题型,判读属于哪对矛盾极为重要。 A项:皇权旁落。尚书台的设置就是君权强化的举措之一。尚书本来是九卿 之一少府属下的小官僚机构,它掌管宫中文书的传递和保管,是皇帝和丞相之间的 传声筒。汉武帝要削弱丞相的权力,就利用尚书这个现成的机构来组建内朝。东 汉君主专制体制进一步加强,皇帝之下,真正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是设在宫中的 尚书台,故又称 “中台”,形成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不仅原属丞相 和御史大夫的许多职权转移到尚书手里,而且九卿分职的一些具体职权也被尚书 诸曹侵夺。朝会时,尚书令与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专席独坐,号称 “三独坐”。 再经过魏晋的演变,到隋唐成为掌握行政权的尚书省。尚书台权力演变的这一过 程,体现了古代皇权强化过程中的一大规律:内朝官外朝化,外朝官虚职化。故 A项错误。 B项:相权转移。根据A项的解析,尚书台权力强化的过程中原属丞相和御 史大夫的许多职权转移到尚书手里,而且九卿分职的一些具体职权也被尚书诸曹 侵夺,故体现了相权转移。 C项:地方权力削弱。尚书台的权力演进过程属于君相矛盾、中枢机构的变 化,不涉及央地矛盾,故C错误。 D项:行政效率降低。材料未涉及效率降低、提高的问题,故D项属于主观 臆测。 3.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奔成都,途中发生兵变,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以 下为若干记载。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 时……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幕。平生服杏丹,颜 (唐)刘禹锡 《马嵬行》 色真如故。 上令高力士诘之,回奏曰: “诸将既诛国忠,以贵 (五代)刘昫等 《旧唐 妃在宫,人情恐惧。”上即命力士赐贵妃自尽。 书》 上曰: “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 曰: “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 (宋)司马光 《资治通 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鉴》 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有学生以上述材料探究杨贵妃之死,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D) A. 《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B. 《资治通鉴》较多细节描写,还原了杨贵妃之死的真相 C. 《资治通鉴》成书晚于 《旧唐书》,故可信度相对较低 D. 《旧唐书》 《资治通鉴》作为史料,应注意作者的立场 A项: 《马嵬行》选材来自传说,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材料。 《马嵬行》属 于唐诗,诗歌作品、文学材料均是历史研究的材料,可以部分反映历史真实。故 A项错误。 B项 : 《资治通鉴》较多细节

文档评论(0)

安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