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 一、总则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全国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疾控传防发〔2016〕56号)文件和《关于印发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辽爱卫办〔2017〕7号)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辽宁省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一)监测目的 用科学的方法,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相关生物学资料,分析、解释、发布监测结果,为城乡病媒生物及相关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基础数据。 (二)监测对象 鼠类、蚊虫、蝇类、蜚蠊、蜱类和臭虫等病媒生物。 (三)监测的组织、分工和职责 1.监测网络 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依托,以各市(包括绥中县、昌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单位,建立区域性监测中心,由区域性监测中心根据病媒生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季节性,选择代表性生境设立监测点。 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丹东市和葫芦岛市5个市承担国家级监测任务,其余9个地级市(包括绥中县和昌图县)承担省级监测任务。 取得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市(县),在其建成区(主城区)内,应全面开展蚊、蝇、鼠、蟑的监测工作。 2.分工和职责 (1)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省方案制定和组织实施、技术培训、督导考核及数据分析、信息反馈和异常情况处置等工作。 (2)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辖区监测实施细则(包括对各县区的培训、分工和检查等详细计划),对下级监测单位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考核;按时收集、分析、上报监测结果;建立辖区内病媒生物监测标本档案,撰写《病媒生物标本名录》,设立标本室与病媒生物处置鉴定室,并制作足量的病媒生物标本。常见种病媒生物标本,啮齿类动物每种至少保存5只以上,蚊蝇蟑蚤蜱螨等节肢动物每种至少保存30只以上,稀有种全部保留。必要时直接承担部分监测任务。 (3)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依据市监测实施方案制定本区监测实施方案,方案中应详细确定监测地点,设立足够的备用监测点,监测方案及时上报市疾控中心;按时开展工作,上报数据,保留现场工作记录表归档管理备查;建立辖区内病媒生物监测标本档案,设立标本柜与动物处置鉴定室,并制作足量的病媒生物标本,常见种病媒生物标本,每种至少保存5只以上,稀有种全部保留。 (4)数据上报与综合信息反馈,各级疾控监测数据均采用网上传送的方式上报,绥中、昌图县疾控中心监测数据直接上报省疾控中心。省、市以及相关县疾控中心应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上报本级爱卫办。上报内容与时间见附表1。 (5)绥中、昌图县疾控中心与各市疾控中心同为区域性监测中心,应按全省监测实施细则的要求组织实施辖区监测工作。鉴于2县人力财力所限,只开展农村鼠类和蚊虫监测即可,蝇类和蟑螂监测依据实际情况酌定。 (6)监测工具的购置:省疾控中心负责提供监测工具供应商信息,各市自行采购。 二、监测内容和方法 (一)鼠类监测 1.监测点的选择 (1)夹夜法监测点:城镇设置居民区和特殊行业(餐饮、食品制售)2个类型监测点,农村设置村内和村外2个类型监测点。各市结合本地情况,选择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为监测点,在确保监测类型不缺失的前提下,国家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2个,省级监测点每类监测点的数量不少于1个。 三个月内不得在同一区域监测,以免连续监测对鼠密度造成影响,不同月份选取的监测区域之间距离应大于0.5km。城镇居民区生境应选择当地居住条件和环境卫生较差的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适宜鼠类生存的地点。 (2)路径法监测点:此项监测要求国家级监测点、已取得和正在申报国家卫生城市(县城)荣誉称号的市(县)开展。应随机选择公共绿地/公园、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居民区、农贸市场、餐饮单位、大型超市、窗口单位7种类型生境,进行城区外环境鼠密度监测。每次监测选择1个区,每区开展7种类型生境的监测,每类型不少于3个。每次监测尽量选择不同的区、不同的监测地点。此项监测结果主要取决于监测人员的现场工作经验,建议有条件的市/县CDC本级承担此项监测工作。 2.监测工具 中号板夹(120mm×65mm)、生花生米、应急灯或手电筒、塑料袋、收鼠紧口布袋、塑料桶、消毒药。 3.监测时间 (1)夹夜法:每年监测一个消长周期(1-12月),每两个月监测一次,在单数月份的中旬进行监测,以月为统计单位。 (2)路径法:每年监测2次,于5月和9月中旬进行监测。 4.监测方法 (1)夹夜法:暮布晨收。每个监测点(生境)月累计布夹数不少于100有效夹,室内按15m2布夹2只,小于15m2的房间布夹1只;室外沿障碍物布夹, 5m-10m左右布夹1只。每次监测必须进行鼠种鉴定,准确填写现场工作记录表,并归档备查。春秋两季配合流病科完成流行性出血热病原监测的鼠类样本采集工作。 (2)路径法:沿选择生境道路行走,仔细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并记录行走距离内发

文档评论(0)

liuxing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