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诗词诵读《登岳阳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岳阳楼》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古诗文诵读中的一篇,《登岳阳楼》是杜甫晚年的作品,诗人时年57岁,身患重病,离去世仅二年。诗人历经沧桑,年老多病,独登此楼,感慨万千。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其身世之悲,国家之忧,浩浩渺渺,与洞庭水势融合无间,形成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写景气势恢宏,抒情深沉感人。是学习古诗艺术手法的典范,是培养古诗鉴赏能力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2、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诗。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习情景交融的手法,体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 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语言,帮助学生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对诗歌的意境、炼字的分析鉴赏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培养对诗歌的意境、炼字的分析鉴赏能力。体会沉雄悲壮、博大深远的意境,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和体会杜甫怀才不遇的忧愤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准备】 “新课标”高中阶段要能达到初步鉴定文艺作品,能感受想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受到感染和启迪。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文言最难的还是字词意思的落实,因此在课前指导学生做好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主要学习如何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意境美。我们在欣赏这类作品时,要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一一再现到自己的脑海中。同时,在具体阅读阅读某一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二、分析诗歌 全班朗读《湘夫人》 湘夫人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八百里烟波浩淼的洞庭湖,今天我们要学的杜甫的《登岳阳楼》,也是写洞庭湖。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一天,杜甫独自登上了这座楼,并写下这首千古名诗《登岳阳楼》。 大家一起有感情地读一遍这首诗。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开门见山直接地直说过去只是听说,今天终于登楼见到了。 “昔闻”“今上”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的开头两句有两种理解:一是认为“昔闻”是渴望已久;“今上”是如愿以偿甚喜,也就是说表达了杜甫终于实现登楼宿愿的愉快。“昔闻”“今上”,喜初登也。 二是认为,杜甫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漂泊天涯等许许多多感触,才写下这两句:过去只听说有洞庭水,到迟暮之年才真的上了楼。这是沉郁之感,不是喜悦之情。如果是喜悦之情,与结尾“凭轩涕泗流”也连不到一起了。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是名句。写登楼所见,洞庭湖水划分了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坼”字,诗人写得有力,仿佛洞庭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而“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在诗人的笔下,洞庭几乎包容了整个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第三、四句景和情有什么关系? 景:洞庭湖广阔无垠,烟波浩淼。 情:诗人有不灭的济世的博大胸襟。 他眼中不只是一个洞庭,而是整个吴楚乃至乾坤;他胸中不仅仅有他自己,而是天下的百姓。这就使他的这两句诗比起孟浩然的两句诗“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更显得气势不凡,惊天动地。 3、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写登楼所引起的个人身世之感,亲朋音讯全无,自己一身病痛,唯剩一条孤舟。从意境来说,三、四句宽阔,五六狭窄,似乎不大相称。(结合课后第二题)其实,空阔的境界往往能激发人们的飘零之感。 4、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涕:眼泪泗:鼻涕这里应偏意“眼泪” 戎马关山北,笔锋又一转,这里又显广阔胸襟。 写诗人凭栏眺望北方,想到那长年不息的战火和涂炭的生灵,不禁涕泪纵横,难以抑止。又是忧国忧民的体现. 为什么不直接抒发爱国感情? 自己越惨,越想着国家,更显伟大胸襟,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即使在困厄时也想着国家“穷也兼济天下”,在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三、赏析(绘景--摹情--述情) 欣赏一首优美的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康士廉CS4000中文说明书.pdf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 厘米和米》教案.docx
- 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册).pptx VIP
- 砖混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对抗震的作用.pdf VIP
- 潘多拉20160715官方正式修订版.pdf VIP
- 摇滚PPT模板_原创精品文档.ppt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大学英语四级词汇表(完整珍藏版).docx VIP
- 道教常识180问-最终版.pdf VIP
- 第四版(2025)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解读.docx VIP
- 金矿现场堆浸初步设计方案(可编辑).docx VIP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