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物欣赏馆 红色文物欣赏馆 红色文物欣赏:“一个竹制食盒”(罗从观).pptxVIP

红色文物欣赏馆 红色文物欣赏馆 红色文物欣赏:“一个竹制食盒”(罗从观).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在鄂豫皖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个长37cm,宽19cm,高36cm的双层竹制食盒,竹编质地,纹理斑驳。它制作于三年游击战时期,商城县金刚台上的妇女排战士们就是用它救下了一个又一个红军伤病员,为保存革命力量争取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家都亲切的称呼它“红军食盒”。   1934年冬季,红25军奉命北上长征后,大别山的红旗并没有倒下,原鄂豫皖苏维埃政府主席、红二十八军政委高敬亭率领部队继续坚持根据地的战斗。残酷的对敌斗争,让许多红军指战员负伤,在游击战斗中转移不便,大量的红军伤员就被安置到了金刚台上的红军洞中休养疗伤。   当时,照顾红军伤病员的重担就落在了金刚台妇女排的女战士身上。罗从观,是当时的妇女排班长,这个竹食盒,是他们每天都要用的东西,带着它给山上的伤员送饭。这个食盒,第一层放一些山野菜,第二层放些糙米饭,都是乡亲们省出来的口粮。   那年冬天,金刚台地区敌人加强了封锁,派出搜山队四处刺探,外线游击队员多次派人送粮上山被阻。断粮数天,山上的妇女排只能用树皮和雪下的毛草根来充饥,她们一边坚持与搜山的敌人斗争,一边照顾伤病员。 ; 当时的医疗条件十分简陋,医疗器械只有一把普通的镊子、一把止血钳子、还有一些竹制的夹敷料的夹子。但这些医疗器械携带起来却极为不便。一筹莫展之际,罗从观提着竹食盒来给医疗队送饭,一位护理人员看见这个双层竹食盒,眼前一亮,心想,这不就是我们需要的医药箱吗?就这样,平时用来送饭的竹食盒又有了新的使命——红军医药箱。之后这个由食盒改制成的医药箱便跟随者红军卫生员的脚步,无数次奔走于金刚台的山山岭岭。   抗日战争开始后,妇女排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这个特别的医药箱完成了自己使命,辗转又回到了罗从观的手中,并一直留存在自己身边。2007年4月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开馆,由罗从观的女儿周芳将这件珍贵的文物捐献给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并一直在馆内珍藏陈列。   岁月更迭,这个竹制的食盒静静的摆放在那里,还是大别山的竹子,???是大别山的气息,却意义非凡,它折射出无数老区人民在苦难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来源:鄂豫皖革命纪念馆,有改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Doc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大部分文档都有全套资料,如需打包优惠下载,请留言联系。 所有资料均来源于互联网公开下载资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及时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