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历史比较法 《广韵》的构拟.pptxVIP

音韵学:历史比较法 《广韵》的构拟.pptx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比较法 《广韵》的构拟; 一、歷史比較法 歷史比較法是通過比較方言或親屬語言的差異,以探索語言發展規律的一種方法。它是歐洲語言學家在印歐語研究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尋求語言之間的親屬關係、比較語言之間的差異、探索語言的發展規律、重建史前時期的祖語等方面,已經形成一種成熟的理論模式,並取得重大成績。 ; 歷史比較法可彌補文獻的不足,它通過某一片方言的語音對應,找出其演變規律;通過空間的差異揭示歷史演變過程;通過了解親屬關係的程度,推測今後的發展趨勢。 ;經典文獻: 1、梅耶《歷史語言學中的比較方法》(岑麒祥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6月 ) 2、裴特生 《十九世紀歐洲語言學史》,(錢晉華譯,魯國堯,侍建國校訂,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 歷史比較法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構擬音值。擬音不僅區別音類,還標記區別所在。 “能知三部(支、之、脂)異用之征,顧不能成其理,更質之江晉三,謂得聞其義而死,足以瞑目。江亦竟不能對。” (章太炎《國故論衡·二十三部音準》) ;二、《廣韻》聲母的構擬;《中國音韻學研究》是高本漢用歷史比較法構擬漢語中古音的代表作,於1915-1926陸續用法文發表。1940年趙元任、李方桂、羅常培共同翻譯為中文,并作了大量注釋和補訂。1994年商務印書館出縮印本,2003年重印。 內容:第一卷“古代漢語,第二卷“現代方言的描寫語音學”,第三卷“歷史上的研究”,第四卷“方言字彙”。 ;其他漢語研究重要著作: 《中日漢字分析字典》(Analyt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1923) 《汉语的词族》(Word Families in Chinese, 1934) 《古漢語字典》(Grammata Serica,1940,1957修訂) 《汉文典》(Grammata Serica,Script and Phonetics in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 )(1940) 《中上古汉语音韻綱要》(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Ancient and Archaic Chinese)(1954)。;高本漢構擬中古音的步驟: 1、根據《廣韻》的反切,參考《切韻指掌圖》、 《字母切韻要法》和《切韻考》,確定了中古的音類; 2、假定《切韻》是現代漢語方言的共同來源,它的特征會不同程度地保留在現代方言中。選取三千多例字為《切韻》聲母、韻母的代表,按十六摄的顺利排比它們在33種方言(其中24種為其親自調查。列入“字彙表”的只有26種)中的讀音;;3、分析同一聲母或韻母在不同方言中的各種讀音形式,建立各方言語音之間的對應關係,考慮整個音系的結構,構擬它們共同的來源; 4、用構擬出的系統解釋《切韻》 音節結構、系統特征,并從音理的角度分析聲母或韻母從中古到現代方言的演變。;見母的構擬(教材p.135) 1、從十處方言中歸納出見母有三種讀音形式:k、??、? 2、確定k是《切韻》見母的讀音,從音理上解釋k- ??, k- ?的變化。 3、檢驗k的可行性。 高本漢構擬的《切韻》聲母 ;牙音;後來中国学者所作的主要修訂: 1、取消顎化聲母; 2、取消全濁送氣; 3、莊組(照二)由捲舌音改為舌葉音; 4、改影母為?,余母為j。 ;《广韵》三十五声母擬音;三、《廣韻》韻母的構擬; 四等韻是否有i介音有兩種意見: 認為有:高本汉、赵元任、王力、周法高、董同龢、唐作藩(《广韵》反切下字表)、尉迟治平、刘广、丁邦新等。 認為無:陆志伟、李荣、邵荣芬、李如龙 、劉曉南、耿振生等持此觀點。 ;3、《切韻》的介音體系: 開口一、二等:零介音 開口三等:-i- 開口四等: -i-或者零介音 開口重紐三等:-j- 開口重紐四等: -i- 合口一、二等:-u-介音 合口三等:-iu- 合口四等:-iu-或者-u- 合口重紐三等:-ju- 合口重紐四等: -iu- ;二)韻尾 陰聲韻:果假遇止支之脂:零韻尾 止微蟹:-i 效流:-u 陽聲韻、入聲韻: 深咸:-m/-p 臻山:-n/-t 通江宕梗曾:-?/-k ;三)主元音 江永《音學辨微》“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教材p.114) 一等韻:?、?、?、?、 ? 二等韻:?、?、?、? 三等韻:?、i、?、 ? 四等韻:?

文档评论(0)

学习让人进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无价!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