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制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2 灌溉制度设计 4.2.2** 灌区 4.4.2.1 现状 区内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粮食作物 以水稻、小麦、玉米、蚕豆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油菜为主,在坝子间 及山脚地带均有经济果林种植。 ** 乡耕地面积为 3.08 万亩。现状复种指数 为173.19%,其中水稻 57.95%,旱作物 115.24%,保证灌溉程度 76.9%,灌溉 水利用系数为 0.55 。 4.4.2.2 灌溉制度 区内水资源蕴藏量大,但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可控水量有限,作物需 水量要结合丰产灌水经验,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把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 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作为近期解决灌区供需水矛盾的主要对策。 项目区内高程、 气候、光热条件、作物种类和劳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当, 本着求大同,舍小异的原则,采用典型年设计的方法,推求各种作物的灌 溉制度、万亩综合供水过程线及设计灌水率。 (1)水稻灌溉制度 水稻灌溉制度采用设计典型年法,根据 ** 市气象站,并在 ** 气象站所 有的资料基础上查补了木家桥水文站、鹤庆水文站、来远桥水文站从 1958 年至2003年共45年的降雨资料,按灌区主要作物水稻的主灌溉期 5?7月份 历年降雨排频计算,选择降雨频率与灌溉设计保证率相同或相近的年份为 设计代表年,并考虑降雨分配对作物最不利情况。设计典型年经频率分析, 采用与设计保证率(P=75%对应的1983年。设计稻田的灌溉制度,育秧期 和大田生育期的田间耗水量平衡原理,扣除有效降雨推求灌溉用水量,采 用列表法计算,泡田期用水量根据调查综合拟定。 ①生育期划分及适宜水层 水稻属主要作物之一,项目区属亚热带,只能种一季水稻。根据水稻 生理特点,全生育期划分为7个阶段,即:育秧期、移栽返青期、分蘖期、 拔节园杆期、孕育期、灌浆期、黄熟期。育秧期历时 56天,第二至第七阶 段统称大田生育期,历时123天,各生育期天数及适宜水层深等特征参数, 详见表4 — 1。 表4 — 1灌区水稻各生育期特征参数表 生育阶段 时 间 (日/月) 天数 水层上限(mm 水层下限(mrh 育秧期 21/3 — 5/3 5 不灌水 不灌水 24/3 — 30/3 5 15 0 31/3 —14/4 15 30 10 14/4 — 5/5 21 50 20 返青期 6/5 — 25/5 20 50 20 分蘖期 26/5 — 24/6 20 60 10 拔节期 25/6 — 29/7 20 80 35 孕育期 30/7 —18/8 20 100 40 灌浆期 19/8 — 7/9 20 75 20 黄熟期 8/9 — 27/9 20 湿润 湿润 育秧泡田 20/3 — 22/3 3 插秧泡田 1/5 —10/5 10 ②用水定额拟定 根据土壤调查资料,本区主要为壤土,参考云南省其它地区资料,拟 定泡田定额为135m/亩,泡田时间为10天。 水稻生育期逐日水量采用下述平衡方程式计算。 h1+ (p-d)+m-e=h> e=e蒸+e渗 e 蒸二a*eo 式中:h1—前一天末的田面水层深; h2—当天末的田面水层深; p—当天降雨量; d—当天排水量; m—当天灌水量; e—水稻某生育阶段日平均耗水量; e蒸一某生育期内水稻田间需水量; eo—同时期内水面蒸发量; 需水系数,采用洱源中型灌区内士登灌溉试验站资料; e渗一稻田渗漏强度,按当地土壤类型,参照《农田水利学》之稻田渗漏强 度查算。 水稻灌溉定额采用下式计算。 W=W1+W2+W3 式中:W—水稻灌溉定额; W—泡田定额; W—育秧期用水量; W—大田生育期灌溉定额。 经计算水稻育秧期用水量 3o4m3/ 亩,该地区秧田与大田之比为 1: 7,故 每亩大田负担小秧水、泡田水 43.4m3,经计算水稻灌水定额 386.5m3/亩, 水稻灌溉定额为小秧水、泡田水、灌水定额之和,即: 135+43.4+386.5=564.90m3/ 亩 水稻灌溉制度计算成果详见表 4—2。 (2)旱作物灌溉制度 区内主要旱作物有小麦、蚕豆、玉米、蔬菜,旱作物灌溉制度主要通 过调查多年的丰产经验,经综合分析拟定。 作物灌溉制度见表 4—3。 4.4.2.3 万亩综合供水过程与设计灌水率 根据各种作物的灌溉制度及各水平年的种植结构,推求设计灌水率、 各水平年的万亩综合灌溉定额及供水过程线。 设计灌水率主要用来推算灌溉渠系的工程规模,考虑到项目区虽然在相 当长一段时期内可控水量不足,但是项目区水资源丰富,可通过水利工程 增加可控水量,彻底扭转缺水局面,届时项目区经济发展不再受可控水量 的制约,可以实现全面有效灌溉。灌水率是渠道推流的依据,灌区灌水延 续时间(T) 10天,以此计算各种作物的灌水率,分时段各迭加,即为万亩 综合灌水率,经计算得项目区内农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