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docVIP

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污泥化学调质 +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 揭开污泥化学调质 +深度脱水技术的神 秘面纱 最近一个时期, 业内开始流行一种所谓 “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一些厂家宣传其机械脱水动辄可以达到含固率 50~60%以上,吨泥饼的处理成本只有区区几十元。随着环保部 12 月刚刚发布 的通 知,要求市政污水厂的污泥出厂含固率必须达到 50%以上。根据业内目前的处置水平和投 资情况, 这一政策几乎是给“深度脱水技术”量身定做的一般。这种技术的潜在影响力和前景,激发了我的 好奇心。 根据常识,一般生物污泥采用加高分子聚合物 的机械脱水,只能脱到含固率 10~30%。再深脱, 就非得做些特殊的处理了, 这种处理叫做 “调质” (conditioning) 。调质有多种方法,有热物理法,如 “热水解”、“水热干化”、“湿性氧化”等 等;有物理法,如超声波、微波等;最多的是化学法, 通过添加某些无机化学盐类, 可以起到改变污泥分子电荷极性,增加颗粒孔隙、改善压滤特性等效 果。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最普遍也最便宜的技术都是这种化学调质 + 高压压滤处理的 组合。本文就 是我一周来学习的结果, 敬希方家指正。 一、神秘配方后面的心态 十分有趣的是,每个做 化学法调质 + 深度脱水的技术设备商, 都倾向 于把自己的技术搞得神秘兮 兮的。参观可以,但是不能进混合和配料车间。远远看一眼可以,但不能取样。参观者只能站在 板 框压滤机旁边, 看着源源不断出来的干得像石头的泥饼,惊讶地合不上嘴。面对如此神奇的技术,怎能不啧啧称赞? 作为业内人士, 我十分反感这种遮遮掩掩、 故弄玄虚、掩耳盗铃般的技术必威体育官网网址。 如果参观者不懂技术,你这么防范也没必要;如果是懂行的,盖住关键部位,就以为别人看不到了、看不懂 了? 再说,我还发现了一个这些人共同的毛病,我称之为“此地无银三百两综合症”:恨不能每件事都 要注册一个专利,以求“自我保护”。殊不知,一旦在专利中公布了工艺原理或过程,所谓化学调 质技术其实不过是一捅就破的一层窗户纸而已。 有趣之处还在于, 这些技术专利的内容实质基 本是一样的!都是采用氯化铁(或硫酸铁、聚合 硫酸铁)加生石灰进行调质,个别的还要用到矿 化剂,采用板框机或高压板框机进行压滤而已! 简单搜了一下,就找到了以下专利,以申请时间先后排序如下: [2003.11.24] 曾智勇污泥 高效脱水调理剂 [2003.11.24] 曾智勇一种 纳米高效污泥脱水调理 [2006.11.15] 广州普得环保污泥深度脱水的添加剂 [2007.01.19] 广 州普得环保污泥制砖简易低能耗干燥方法 [2007.04.17] 同济大学一 种污泥胶凝固化剂及其 应用 [2008.03.26] 山东 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 高干度压榨脱水 [2009.08.31] 江汉大学污 泥调理剂及其污泥脱水 方法 [2009.10.01] 厦门 水务集团一种污泥脱水 方法 [2009.12.11] 广州普得 保 泥二次加 脱水方法 [2009.12.21] 杭州 源 泥深度脱水方法 [2010.06.13] 南大学 泥深度脱水的 混凝 [2010.06.13] 南大学一种脱水 泥的二次深度脱水方法 [2010.06.13] 南大学一种 泥深度脱水的方法 我搜的不一定完全, 从上述 利分析, 我 得是一个湖南的曾先生首先想到了 种方法, 三年后一家广州的公司才有了 似的 。 之后,才是一流、二流科研院所的教授 回 味儿来, 大炒冷 ?? 利中所言的配方当然都不会是 准确的,而是一个个很 的范 。我很 疑 种 利的意 何在。仍做个喝 的比 , 你喝 的方法再精妙,都离不开嘴巴; 人也都要用嘴巴吃 、喝 。 你 不能不准 人用嘴巴吧? 泥的化学 都得用到一个 或 , 两种金属 也同 不是 就是硫酸 ,剩下的 (石灰)、 似乎更没什么可争 的, 其它 活性差且昂 ,写 出来也不 是障眼法 了。 所有的 利其 都 是这几种基本成分的组合,我真不知论争起来,这专 利如何“专”法。 既然原理层面没什么可做区别的,唯一可形成差异的也就是实际应用时的药剂种类、纯度、用量,压滤的压力、时间以及由此造成的压滤效果不同而已。其实,说得更准确些,应该是污泥的性 状不同,一定会造成用量和效果的不同罢了。 二、“新大陆”何以能被重复“发现” 中国的事情常常就是这么奇怪。国内这些理工 科大学的技术创新实在不怎么 “新”,而实际上, 中国的曾先生又何尝发现了“新大陆”!翻看一 下美国国家环保局 1979 年出版的、供全体地球 人随 意下载的《污泥处理处置工艺设计手册》 Process Design Manual for Sludge Treatment and D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37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