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docVIP

一项对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项对高中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敏感度的调查      编者按:文化研究是本刊新开设的栏目。本期以外语教学和汉外翻译为切入点,探索文化因素。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跨文化交际,尤其是我国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它关涉到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邵思源、陈坚林)。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是当前外语界面临的另一个课题(郭佳,李国庆、靳智博,姜涛)。      提 要:本研究主要探讨目前中学英语教师跨文化敏感度和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以及引起这种现状的原因。从参与研究的35名高中英语教师可以看出,教师整体的跨文化敏感度处在较好状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文化教学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中学英语的主流。文化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培训和过重的语言教学目标是导致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跨文化敏感度;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an investigation into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hao si-yuan chen jian-lin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83, china)   the research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tate of the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today’s english teacher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find out the underlying factors responsible for it in the domain of high school 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 35 english teachers from different senior high schools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results presen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english teachers had a relatively high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but the practice of culture teaching were not quite qualified. the activities of culture teaching are quite monotonous. for teachers, lack of training and guide and heavy burden of language teaching are the major difficulties in culture teaching.   key words: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culture teaching; intercultural municative petence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受到文化的制约,脱离文化来学习语言是不可想象的。交际则是用语言将文化外化,语言、交际、文化三者互相交融,相得益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交往的频繁,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成为一项重要的人类课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很多国家得到发展。然而,从培养学生角度调查英语教师,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现状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研究却很少。      1 文献综述      edward hall 1959年出版的《无声的语言》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奠基作。这以后有关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层出不穷。samovar porter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各种可能出现的交际问题出发,论证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samovar porter xx:302-303)。moran提出自己的文化学习模式,认为“文化学习过程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循环”,“文化知识包括4个要素互动:理解内容(文化信息)、理解方法(文化实践)、理解原因(文化观念)、自我意识(文化自知)”(moran xx:18-19)。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是这一套文化学习模式的核心部分。byram提出的跨文化能力模式由“知识、技能、态度”三个层次构成,可以用于文化教学和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测试,他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主要涉及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测试(byram1997:34)。陈国明主张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下采取恰当的有效的行为并得

文档评论(0)

scj11221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112234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