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某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doc

长江三峡某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江三峡某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 国土资源部长江三峡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 ?一、? 长江三峡工程干流库段全长690km,31条较大支流库段总长807.8km。库岸类型见下表。库岸岸坡总的稳定条件较好,稳定条件较差的占8.8%,差的占1.2%,其余为好的和较好。三峡工程建设前后,水库岸坡变形破坏的主要方式皆为崩塌和滑坡,且主要发生在碎屑岩岸坡和碳酸盐岩岸坡中。? 三峡水库岸坡类型表 岸坡类型 岸坡单侧长库(km) 占库岸总长(%) 分布情况 土质岸坡 140.5 4.69 零星分布,城镇居民和良田集中地 结晶岩岸坡 32.0 1.06 坝址库段 碳酸盐岩岸坡 454.5 15.19 三峡库段 碎屑岩岸坡 2368.6 79.06 秭归盆地和四川盆地东部库段 ?三峡水库两岸已查出崩塌、滑坡千余处,其中规模较大的430处 (其中干流306处),总体积283540×104m3(其中干流144000×104m3)。干流两岸中型(体积大于100×104m3)以上崩塌、滑坡的稳定状况是:较差的占10.3%。差的占5.7%,大部为好和较好。 库岸分布高程介于180m上下的崩塌、滑坡有300处,预测在库水作用下稳定性将有所下降,其上有居民7.5万人,耕地66.7km2,将受到影响。此外,两岸有泥石流痕迹的沟谷280条;近期有活动且有危害的33条。1982年以来,干、支流两岸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30余处。 ??? 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地质条件复杂,雨量充沛,崩塌、滑坡等岸坡变形破坏,在建库前后都是常见的。库岸失稳,虽对工程施工、运营无大危害,但对 当地和附近城镇居民点,以及城镇搬迁和移民新址选择等,危害甚大,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加强崩塌、滑坡等岸坡稳定性和移民选址勘察,防止诱发地质灾害。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1982年以来,已完成重庆醪糟坪滑坡、云阳鸡扒子滑坡、万县豆芽棚滑坡和望江路滑坡、奉节车家坝滑坡、乌江鸡冠岭崩塌、巴东老城区泥石流和新城区二道沟滑坡等治理工程,且均已发挥了显著的工程和社会效益。接近完成的链子崖危岩体与黄腊石滑坡防治工程,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逐步发挥效益。 链子崖危岩体和黄腊石滑坡是位于长江三峡航道咽喉上的两处稳定性最差的大型灾害性崩滑体。链子崖危岩体在长江南岸,下距宜昌市73km,距三峡坝址27km,属湖北省秭归县,对岸为1985年再次大规模活动的新滩滑坡和新建的新滩(现屈原)镇(老镇被滑坡推入 江中)。黄腊石滑坡在长江北岸,下距宜昌市l0lkm,距三峡坝址64km,属湖北省巴东县,巴东县城即在其对岸的稍上游。参见图l。 ?? 两处崩滑体都有长期活动历史,直接威胁着长江的航运和附近城镇居民的安全,影响当地和上下游地区的经济建设。因此,对其进行防治,一直受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在经过长期勘察(含监测)研究后,1989年开始,由多部门参加进行了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199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将这两项工程交由原地矿部现国土资源部组织实施。在经过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之后,进行防治工程的施工,目前,均已取得明显成效。 ? 二、 链子崖危岩体是岩层开裂变形体,发育在由二迭系下统栖霞组 (Piq)坚硬石灰岩组成的阶梯状陡壁上,底为厚l.8—4.2m的马鞍山组(P1qm)软弱煤系层,岩层倾向上游斜向长江。开裂变形的主要原因是煤层开挖采空和陡壁卸荷等,由南至北(江边)分为三段,分别自T0一T6、T7、T8一T12等长大裂缝切割和围限,体积依次为87×104m3、2×104m3、226×104m3,均处于蠕变阶段。其变形破坏的形式一般以崩塌为主,且存在着在特殊不利情况下发生大规模滑移的条件,而且陡崖崩塌后退越多,大规模滑移破坏的可能性越大,也存在双面滑坡和崩塌综合变形破坏的可能。此外,在上述危岩体的东侧崖下近南北向分布的猴子岭斜坡上,堆积有体积170×104m3的崩塌块石;在危岩体后上方的崖顶斜坡中,尚有体积230×104m3的雷劈石滑坡和两处顺层蠕滑体(体积各为1.2×104m3和0.4×104m3)。参见图2。 危岩体防治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其稳定性,防止大规模崩塌和整体滑移入江造成阻航和严重碍航等灾害。防治工程在研究了部分开挖清除、水平悬臂抗滑梁、砌体挡墙、抗滑桩、洞室锚固、钻孔锚固、采空区回填、排水等多种方案的基础上,抓住危害性最大的临江226×104m3的危岩体,针对其变形破坏的主要因素,采用了如下工程措施:对底部煤层采空区做混凝土承重阻滑工程(键),处理面积6000m2,防止上部危岩体进一步不均匀沉降变形和滑动:对上覆陡崖危岩体和顺层蠕滑体,进行预应力锚索加固,其中陡崖部位锚固,采用1000kN、2000 kN、3000kN三种量级的锚索,上小下大,上防倾倒,下防滑移:对控制层间滑动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