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秋水(节选) 庄 子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本文的寓意,并进一步分析庄子的思想。(与儒家的区别、庄子的影响、庄子的局限) 2. 体会庄子散文想象奇幻、构思洒脱的艺术特色。 二、题解 秋水,雨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秋天雨季一到,河水暴涨,称为秋水。 三、作者生平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的思想 1、宇宙观: 把“道” 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见。” “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阴阳者,气之大者也,道者为之公”(《庄子·则阳》) 庄子的人生追求 “藐姑射山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孔子与庄子的异同 1、都不满社会的动荡、统治者的贪婪、人心的苦痛,都有济世的初衷。 2、孔庄都觉悟到内在世界修炼、贞固的重要,实际都在追求“内圣”。 异: 1、“仁”与“道”: 孔子主要从社会道德危机入手来规划人生的社会使命,并且认识到必须以个体的人生的调节来拯救世风 ,“仁者乐山”。 庄子的人生观承起自然天道观,对人生的痛苦体验,使得庄子向社会之外的自然寻觅人生的乐趣,“智者乐水”。 4、“君子”与“至人”“神人” 孔子讲“为仁由己”,重视主体德性能力,孔子的道德论主要含摄仁义礼智信等人格范畴,中庸、内省的方法,教化和德政,君子圣人的境界等方面 。 庄子追求“至人”,至人的特征是无名、无私、无己、无欲、无功、虚己待物等等,总之是“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 ”(《庄子·德充符》)。 庄子对孔子的批评 《大宗师》P94 四、作者作品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里的故事 1、自由之龟 2、知鱼之乐 3、庄周贷粟 4、东施效颦 5、鲁国只有一个儒者147 6、智慧的陷阱82 7、讨厌影子的人210 8、道在屎溺153 9、美妾不可爱 相关评论 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鲁迅《汉文学史纲》 以思想家而兼文章家的人,在中国古代哲人中,实在是绝无仅有。 ——郭沫若《庄子与鲁迅》 五、创作背景 庄子生活于社会剧烈动荡的战国中后期,奴隶主的统治已经分崩离析,而封建君主制度尚未建立。诸侯纷争,天下混乱。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请学生朗读。注意一些容易读错的字。 课文翻译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就是说的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第一段问题与思考: 1、第一段的段义、层次 2、“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何? 3、这一段的成语? 2.课文分析 第一段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陋。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突出河伯的沾沾自喜;第二个层次突出河伯自知其陋。两个层次形成鲜明的反差。 第二段: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被它的所处的狭小居处所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被它的生活时令所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被他所受的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 。 问题与思考 1、总结段义 2、划分层次、各层之间的关系 3、海若如何看待五帝、三王、仁人、任士、伯夷、孔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第二段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可分为四个层次。 1、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2、说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 3、阐发世间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道理; 4、对世间功利追求、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内容总结 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如果眼界放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