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练习二中国经济上课版..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练习二 中国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解析:首先理解材料,材料中“厚之为宝”“用粪犹用药也”“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麦黄种麻,麻黄种麦。”说明种植农作物要注意时令、时节,要施肥,因此A、B、D三项都只能体现一方面,综合来看体现了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正确选C项。 答案:C 2.《汉书·食货志》记载:“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梁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这段史料所反映的情况不准确的是( ) A.商人操纵市场? B.商人生活奢侈 C.商人干预政治 D.人们弃农经商 考点:重农抑商政策 ①首倡:商鞅 ②目的:维护小农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③表现: ④影响:在封建社会前期,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工商业发展,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中国近代的落后。 解析:首先要大致了解材料的意思,“那些商人们,大的囤积货物,获取加倍的利息;小的开设店铺,贩卖货物,牟取利润。……所以商人家中男的不必耕地耘田,女的不用养蚕织布,穿的必定是华美的衣服,吃的必定是上等米和肉;没有农夫的劳苦,却占有农桑的收获。”体现了作者是批判商人囤积居奇,投机取巧的现象。说明作者对商人没经过农夫的劳苦坐享其成,感到不满,主张重农抑商政策。其中A、B、C在材料中都有体现,因此符合题意选择D项。 答案:D 3.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考点:均田制和租调制 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解析:考察古代中国经济——均田制。唐初沿用均田制和租调制,材料中可以交纳绢或布代替服役,由此可促进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选D。A项中的商品经济材料无法体现;B项官营手工业是有官府开办,材料无法体现;C项主要是面向市场,也不符合题意。 答案:D 4.《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 B.坊市制度已经崩溃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 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考点:市的变迁 宋以后市变化的表现:①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②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③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④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解析:从材料中“坊市门皆起”“京都街鼓今尚废”说明坊市制度被打破,因此正确选择B项。 答案:B 5.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

文档评论(0)

2001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