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重度中毒??? 符合下列表现之一者:??? a)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水肿;??? b)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c)严重窒息;??? d)出现气胸、纵膈气肿等严重并发症。 温州氯气中毒事件 1979年9 月7日下午1时55分,温州电化厂液氯工段的工人正在充装作业,一只半吨重的充满液氯的钢瓶突然爆炸。随着震天的巨响,大量液氯气化,形成巨大黄绿色气柱冲天而起,蘑菇状,高达40余米。该工段的厂房全部倒塌,其它液氯钢瓶被引爆或击穿,大量液氯外泄。爆炸中心的一只重达1735kg的液氯钢瓶被气浪掀起,飞越12米的高压线,坠落在30米外的盐库内。时值东北风,氯气迅速呈60度扇形向西北方扩散,共有32个居民区和6个生产队受到污染。1208人受到氯气危害,779人中毒。本次事故共死亡59人,其中现场死亡18人,另外41人均为氯气中毒死亡(均为重污染区的居民,本厂职工逆风疏散到一高坡上,故无中毒致死者)。 中毒患者表现为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无力等。严重者可出现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烦躁不安、昏迷,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紫绀;少数患者发现时已经死亡。事故惊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和技术人员,组织了专门的指挥部协调救援工作。防化、消防人员用大量喷水抑制逸出氯气的扩散,关闭了所有储槽、管道的阀门。厂区周围人员全部疏散,共有8万人撤离了危险区。该市的11个医疗单位都加入到患者救治工作中,但普遍缺乏中毒救治经验。临近省市组织了90余位医务人员组成12支医疗队陆续到达现场,参加了抢救工作。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及模拟试验,最后证实此次事故是由于氯化石蜡倒入钢瓶内,引起的化学性爆炸。 温州氯气中毒事件 对本事件的处理,从中央到地方都尽了全力。但此工厂建于人口稠密的城区,工厂没有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企业也没有制定急性中毒应急预案(此预案不仅要写在纸上,需配备相应的设备,有关人员要熟悉救援设备的使用,常备不懈)。当时温州没有职业中毒防治机构,没有专职医生,各医院都缺乏氯气中毒的抢救知识。短时间内,上千名中毒患者被送到各个医院,医务人员没有思想准备,抢救药品、器械不足,工作秩序混乱,治疗效果较差。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有几十名中毒病人死亡。 温州氯气中毒事件 氮氧化物因氧化程度不同而品种各异,并具有不同的颜色(黄至深棕)和比重。氮氧化物中除二氧化氮(NO2)外均极不稳定。遇光、湿、热变成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NO),而后又变成二氧化氮。生产中主要接触二氧化氮(常温下与四氧化二氮N2O4混合存在),系红棕色气体,较难溶于水且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氮氧化物的行业和工种有:制造硝酸、硝基炸药、硝化纤维、苦味酸等;利用硝酸进行零件酸洗;苯胺染料的重氮化过程;焊接、气割及电弧发光操作等。 ???????????????????????????????????????????????? 一氧化氮(N0)为无色气体,分子量30.01,熔点-163.6℃,沸点-151.5℃,蒸气压101.3lkPa(-151.7℃)。溶于乙醇、二硫化碳,微溶于水和硫酸,水中溶解度4.7% (20℃)。性质不稳定,在空气中易氧化成二氧化氮 (2N0+02→2N02)。 二氧化氮(NO2)在21.1℃温度时为红棕色刺鼻气体;在21.1℃以下时呈暗褐色液体。在-ll℃以下温度时为无色固体,加压液体为四氧化二氮。分子量46.01,熔点-11.2℃,沸点 21.2℃,蒸气压101.3lkPa(2l℃),溶于碱、二硫化碳和氯仿,微溶于水。性质较稳定。 【接触途径】 多种职业活动中接触到氮氧化物,如制造硝酸或使用硝酸浸洗金属;制造硝基炸药、硝化纤维、苦味酸等硝基化合物、苯胺染料的重氮化过程以及有机物(如木屑、纸屑)接触浓硝酸时;硝基炸药的爆炸、含氮物质和硝酸燃烧;卫星发射、火箭推进所产生的气体也含有大量的氮氧化物气体。电焊、亚弧焊、气割及电弧发光时,产生的高温能使空气中氧和氮结合成氮氧化物;汽车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也含有氮氧化物。 另外,某些青饲料和谷物中含有硝酸钾,在通风不良、缺氧条件下发酵,可生成亚硝酸钾和氧,进一步亚硝酸钾变为亚硝酸,当仓内发酵温度增高时,亚硝酸分解成氮氧化物和水,造成谷仓气体中毒(silogas poisoning)各种不同生产过程所形成的硝烟,其组成不同。 【临床表现】急性氮氧化物中毒主要损害靶器官为呼吸系统。根据临床表现分为:1.急性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