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教学理论、方法与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上篇 生物学教学理论 一、国内外生物学课程概况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 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 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活动。在这里,影响人发展的基本因 素是学校课程,它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应体现 在学校的课程之中,并通过各门课程的教学来实现。故而,生物学课程的设 计要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适应世界科技与生产的需要,要适 应和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课程的概念与结构 课程的含义是什么,课程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这是学习和研究生物学 课程首先要明确的问题。 1.课程的概念 关于课程的概念,还没有公认的定论。《辞海》上说:课程一是指“功 课的进程”;一是指“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 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一组教学科目。日本文部省 1980 年出版的中等 学校指导书《教育课程一般篇》中说:“学校编制的教育课程可以说是为了 达到教育的目的和目标,使教育内容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在与授课时间相关 的条件下,综合地组织起来的教育计划。”苏联 1980 年出版的《苏联百科词 典》对课程的解释是:“从科学、艺术、生产活动某一领域选定的知识和技 能的系统。”美国艾伯特· 奥利弗的《课程改革》按广义到狭义的顺序,对 “课程”一词列出了七种解释:①儿童所具有的所有经验(不管这些经验在 何时何地发生)。②在学校当局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③由学 校所提供的全部课程。④对某种特定课程的系统安排。这些课程旨在达到一 定的目的(如“升学准备课程”)。⑤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所提供的课程(如 “科学课程”)。⑥某个专业学校中的教学计划。⑦个体所修习的科目(如 生物、数学等)。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课程的含义,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解释。苏联是把课 程作为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部分来研究,与“教学计划”较接近。美国尽管存 在着对课程含义的不同意见,但大多数教育工作者认为课程是在学校领导部 门指导下,学习者所经历的全部经验。我们认为,对课程概念的理解,从广 义上讲,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全部教育内容,包括第一课堂的教学内 容,也包括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从狭义上讲可以理解为某一学科的全部教 学内容,如生物学科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 由此可知,对课程的研究,可以全部学科领域为对象,也可以单个学科 为对象。前者研究的是:学校全部课程发展的历史;学校全部课程的设计; 学校全部课程的进程;学校各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学科的时间分配和课程 评价的标准等。后者就生物学科而言,则是研究生物学课程发展的历史;生 物学课程的设计;生物学课程的进程;生物学各科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各科目 的时间分配和生物学课程的评价标准等。 对学校教育来说,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 因为课程一方面受教育目标所制约,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决定着人才培 养的规格。另一方面课程连接并制约着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什么样的课程及 内容决定着相应的教学形式和方法,这就是教学方法要为教学内容服务。因 此,课程便成为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对象和依据。学校课程设计的是否正 确,内容编定的是否合适,便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同理,生物学课 程的设计与内容的编制,也必然关系到生物学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因此 研究课程理论,探讨生物学课程的科目设置、教学内容及其教学评价等内容, 是开展生物教学与教学改革的重要的研究课题。 2.课程的结构 一般说来,课程应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三者之间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教学计划是课程总的规划,教学大纲是具体学科的规划,教材是 具体知识的叙述。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体结构,或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我国自本世纪初废 科举、兴学堂以来,就有这种关于课程的总体规划,称为“学校课程标准”, 后改称为“教学计划”。目前,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计划(适用 于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称为“课程标准”。 教学计划或课程标准,是按学制的不同阶段制定的(1986 年 4 月,国家 发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于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和培养 人才的要求作出了新规定。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标准均按义务教育法制定)。 其内容主要是:确定设置的学科;规定各门学科的基本要求;生产劳动、课 外活动等时间的安排;学期的划分和周数的安排等。例如,上海编订的“课 程标准”的内容有:①培养目标: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培养目标;②课程 设置:包括必修科目、选修科目、活动科目的内容及时间安排;③教材编选: 包括教材编选的原则及编写要求;④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原则、教学组织及 教学方法;⑤教学评价:包括教学评价内容、方法与形式;⑥教学环境: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