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pilot更完善,特斯拉为啥反而胆小了.docx

Autopilot更完善,特斯拉为啥反而胆小了.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utopilot更完善,特斯拉为啥反而胆小了 [导读]Autopilot功能更加完善,车主却再也不能像之前那么嗨了。 胆子特别大的,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身怀绝世武功,敢只身闯江湖。另一种是涉世未深,不怕虎狼的初生牛犊。 在车企里面,胆子最大的无疑是特斯拉。当沃尔沃、凯迪拉克等号称走在自动驾驶前沿的品牌,仍在解放右脚的自适应巡航功能上慢慢完善时,Model S的一项Autopilot功能却突然把车主的双手给解放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些时髦土豪们,在网上炫耀各种高危动作。从一开始单纯地松开双手,到后来的双手发短信、吃早饭、看视频,最惊悚的居然有人干脆躺在驾驶座上呼呼大睡,放任Model S自己以100码以上的速度飞奔……直到一个正在全神贯注欣赏哈利·波特的美国特斯拉粉丝,坐在一辆Autopilot模式下豪不减速地钻到了一辆卡车下面。 这是去年10月份Autopilot功能发布以来,第一场被曝光在这种模式下导致死亡的车祸,但并非全球第一例,因为后来的消息爆出,其实在今年更早的时候,一名中国的特斯拉车主同样是在Autopilot模式下,撞上了一辆道路维护车而丧命。 关于这些事故的起因,新车君在之前的一篇《“好样的,埃隆!”》里已经做了详细解读,今天翻旧账的目的,是因为特斯拉近期发布了Autopilot的8.0升级版本,从7.1变为现在的8.0,说明这是一次比较大幅度的更新,而最让人关心的是,8.0版本升级后,之前那类发生的事故能够被避免吗? 这个问题,外媒已经向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提过了,他的回答是:“虽然不能十分确定,但我们觉得是可以的。”而实际上,这次更新完全是通过特斯拉的OTA空中升级完成的,并没有对车辆本身进行硬件方面的改动,更没有添加被认为能够完善特斯拉Autopilot功能的激光雷达。在现有硬件条件下进行纯粹的软件升级,到底能为Autopilot带来多大影响呢? 在受邀体验8.0系统之前,特斯拉在上海新天地的一家城市展厅为我们做了解读,和平时参加车企活动的画风完全不同,讲解员首先给我们介绍的,是8.0系统在操作界面上都进行了哪些细微的调整,例如电池剩余电量的显示图案、媒体播放器的版式、导航的界面以及新增的一些快捷键等等,更像是介绍一款新的手机或电脑的操作系统。 说完这些在我看来无关痛痒的小细节后,讲解员才终于端上了“硬菜”:8.0版Autopilot功能的具体变化,这些变化的核心,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就是车轮对于前方路况的判断,由老版本的以摄像头为主、雷达为辅,变成了以雷达为主、摄像头为辅。 有什么区别呢?先来简单聊聊摄像头和雷达各自的优势与劣势。摄像头与人眼类似,善于判断障碍物的形状与尺寸,但遇到雨雾天气时“视线”很容易受到干扰,遇到强光照射时也容易出现判断失误。上面提到的美国那起车祸,就是因为摄像头遇到前方强光而没能识别出一辆横在路上的卡车而导致的。 雷达的特性与摄像头相反,它可以轻松地穿透雾气,对于障碍物的探测与判断不会受光线影响,即便是在漆黑一片的夜间,也能对前方物体做出精准的判断。不过,摄像头的优势恰恰就是雷达的劣势,就是无法识别路标或者障碍物的尺寸。 老版Autopilot的工作原理,是以摄像头以极快的频率拍照,然后将照片传输给车载电脑,电脑则将雷达的数据对照片进行作证,来判断前方是否需要进行制动、躲避等动作。8.0版Autopilot则是以雷达波探测到的数据为主,由车载电脑拿摄像头的照片进行作证,从而对路况进行判断。 这一主一次的位置对调,就是此次8.0版Autopilot的核心改动,不仅对障碍物或车辆的判断变得更加精准,雷达波能够通过一些空隙绕过物体“看”到后方障碍物的特性,也被更充分地利用了起来。 举个例子,当以摄像头为主角时,一辆Autopilot模式下的Model S看到了前方30米处的一辆轿车A、,而当轿车A前方的车辆B进行紧急制动时,摄像头根本看不到,只有当A车采取制动时,Model S的Autopilot才能做出相应措施,这个时候能否刹得住就不好说了。 换做以雷达为主角,同样的情形下,雷达波在从Model S前方A车的底盘穿过后,能够探测到更前方的B车,当B车遇到情况进行急刹车,而A车还没来得及反应时,Model S就能够提前采取制动。这样就一方面降低了追尾风险,另一方面也能让Autopilot在巡航时的制动动作更轻柔、从容。 既然以雷达为主的效果,要比之前以摄像头为主更合理、更稳妥,那么特斯拉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采用这种逻辑呢?原因不是特斯拉不想,而是在当时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来避免雷达容易“看错”物体的缺点。 上面已经提到,雷达的优点是基本不会漏掉障碍物,但很容易“看不清”,以雷达为主的话,就可能经常出现该躲的时候躲掉了,不该躲的时候也会躲。探测到一个物体,不管它是一辆车、一根树枝还是

文档评论(0)

22255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