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安徽]有学者指出,在中西文化经历了70多年的撞击和交汇之后,出现于20世纪第二个十年里的这一阵波潮,其潮头已经越出了启蒙的本义。“这一阵波潮”是指( )
A.袁世凯独裁 B.北伐战争爆发
C.新文化运动 D.黄埔军校创立
2.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公开向封建思想文化挑战,举起新文化运动大旗的是( )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3.[2018·百色]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 )
A.《民报》 B.《申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
4.[2018·深圳期末]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有如下描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这段描述所反映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A.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是一场文学革命 D.反对专制
5.[2019·佛山模拟]梁漱溟在他的《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写道:“今天的中国……只有谈到孔子时羞涩不能出口,以致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一现象应该发生在( )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时期
6.[2018·娄底]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的旗帜是( )
A.民主、共和 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 D.民族、民权、民生
7.1916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下列最符合当时中国新青年标准的是( )
A.具有民主科学思想的青年 B.出国留学的青年
C.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 D.用白话文写作的青年
8.[2018·烟台]“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头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站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1967)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风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9.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中,有一个历史事件,它宣传了民主和科学,为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思想条件。你认为该历史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0.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
A.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解放了人们思想
C.维护了民族尊严 D.挽救了民族危亡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即位后,《春秋》学博士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请求“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建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为了达到扫除“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的目的,提出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儒家思想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之所以歌颂西方文化,抨击中国文化,目的在提倡民主政治与科学精神,勖勉青年为此两大目标奋斗,赶上世界潮流。专制与迷信为民主、科学之敌,必须首先排除。辟斥儒教是为发展民主政治,辟斥鬼神是为发展科学精神,而于前者尤不留余力。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材料一、二共同反映的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二,分析该事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该事件的主要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2.A 3.C 4.A 5.D 6.C 7.A
8.C 【解析】 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和文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部分----马克思列宁主义.doc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讲解和典型题目.pptx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一元二次方程进阶随材.docx
- 2019年秋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课件:4.2 工业.ppt
- 2019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第一学期第三章3.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ppt
- 非谓语动词讲解和练习题.docx
- 2019高考成语优质课课件(程凡2019).pptx
- 文言实词经典考试试题100道-翻译.doc
- 2019-2020年高中英语学业水平测试作文:第一部分 话题17 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doc
-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二中2017-2018年度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解析版).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