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Z/T(卫生) 240.16-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16部分: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pdf

  • 3
  • 0
  • 约9千字
  • 约 8页
  • 2019-09-13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11-08-19 颁布
  •   |  2012-03-01 实施

GBZ/T(卫生) 240.16-2011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16部分: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pdf

  1. 1、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3. 3、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13.100 C52 B日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40.16—2011 GBZ/T 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 第16部分: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Proceduresandtestsfor evaluationsofchemicals-- toxicological Part1 dermal test 6:Sub—acute toxicity 201 1-08-19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40.16—2011 GBZ/T 刖 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部分。 GBZ/T240化学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试验方法》现分为以下四十四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第3部分: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第4部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第5部分:急性眼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第6部分:急性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 ——第7部分:皮肤致敏试验; ——第8部分: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 ——第9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10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 ——第11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 ——第12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13部分:哺乳动物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第14部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 ——第15部分: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第16部分:亚急性经皮毒性试验; ——第17部分:亚急性吸人毒性试验; ——第i8部分: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第i9部分:亚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第20部分:亚慢性吸人毒性试验; ——第21部分:致畸试验; ——第22部分:两代繁殖毒性试验; ——第23部分:迟发性神经毒性试验; ——第24部分:慢性经口毒性试验; ——第25部分:慢性经皮毒性试验; ——第26部分:慢性吸人毒性试验; ——第27部分:致癌试验; ——第28部分:慢性毒性/致癌性联合试验; ——第29部分:毒物代谢动力学试验; ——第30部分:皮肤变态反应试验一局部淋巴结法; ——第31部分:大肠杆菌回复突变试验; ——第32部分:酵母菌基因突变试验; 一 ——第33部分: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第34部分:枯草杆菌基因重组试验; ——第35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 ——第36部分:体内哺乳动物外周血细胞微核试验; 240.16—2011 GBZ/T ——第37部分: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姊妹染色单体交换试验; ——第38部分: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姊妹染色体交换试验 ——第39部分:精子畸形试验; ——第40部分:繁殖/生长发育毒性筛选试验; ——第41部分:亚急性毒性合并繁殖/发育毒性筛选试验; ——第42部分:一代繁殖试验; ——第43部分:神经毒性筛选组合试验; ——第44部分:免疫毒性试验。 240的第16部分。 本部分为GBZ/T 本部分由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部分起草单位: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卫超、左派欣、李朝林。孙金秀、高耘、林铮。 Ⅱ

文档评论(0)

认证类型 官方认证
认证主体 北京标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10106773390549L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