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话题作文导写.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墙”话题作文导写 (一)作文题目 现实世界中有各式各样的墙,用砖砌的,用石头垒的,用土筑的……它主要起隔断或屏障的作用,这些墙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见的,然而,现实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形的墙。 请以“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 生活中,“墙”无处不在,有形的,如学校的围墙;无形的,如“可悲的厚障壁”。有形的墙,我们每天都面对;无形的墙,我们有时也难以回避。有的墙是安全的保障,是迷人的风景,是故事的载体……有的墙是情感的隔膜,是观念的差距,是文明的枷锁……有的墙需要筑,有的墙需要拆;有的人在筑墙,有的人在差墙,也有的人在读墙……这期间会有许多的生动故事,也有许多鲜明的形象,也有许多深刻的道理…… (二)审题提示 (1)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话题只有“墙”一个字,根据材料,有三种写法:只写有形的墙;只写无形的墙;既写有形的墙,也写无形的墙。比较而言,后两种写法比较容易,联想、发挥的余地比较大。如果选择第一种写法,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有关联的墙,深入挖掘,展开议论,写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或者写与“墙”有关的人和事,表现一个比较深刻的主题。 (2)如果写无形的墙,一定要明确写出“墙”在文中比喻什么,不能飘忽不定含糊不清。 (3)要注意提示部分有一个关键句“它主要起隔断或屏障的作用”,而且没有别的语句告诉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写“墙”的其他作用,所以无论写有形的墙还是无形的墙,都应该扣住“隔断”“屏障”来写。有些同学只看话题,写“承重的墙”,“沟通的墙”,这样审题立意是很危险的,很容易造成偏离题意的后果。 (4)根据材料,“墙”的作用是“隔断”或“屏障”,但并未限制这个作用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所以既可以写要“建墙”,要建抵御诱惑、对抗邪恶之墙,也可以写要“拆墙”,要拆阻碍沟通、破坏统一之墙。 (5)既然墙的作用是“隔断”或“屏障”,就有“墙内”和“墙外”之分,在构思时必须想到说不清内外之分的材料不能写,否则很难扣题,例如:“正是心中的那一面墙,把丛飞和孩子们之间的陌生隔绝开来了,使丛飞能够把他们当作亲人般看待,无私地奉献,成就了丛飞伟大而光辉的形象。” (6)话题只有一个名词“墙”,可以选择各种角度来写,比如我们需要或不需要什么样的墙,为什么要“建墙”或“拆墙”,怎样“建墙”或“拆墙”,面对“墙”应该怎么办等。 (三)评分标准 (1)“墙”的喻义不明确、不突出的,45以下。 (2)通篇不点“墙”字,离题的,10分以下,暗扣题的,40以下。 (3)点到“墙”,但重点不是“墙”,30以下。 (4)立意选材,提倡正面的,积极的,完全写负面的,消极的,如自己的封闭、社会的冷漠,45以下。 (5)思路不清,结构较乱的,45以下。 (6)空泛议论,抽象说理的,45以下。 (7)堆砌材料,缺少分析的,40以下。 (8)一事一议,单调贫乏的,40以下。 (9)虚构故事,胡编乱造的,36以下。 (四)主要问题 (1)卷面潦草,字迹不清。 (2)开头罗嗦,入题太慢。 (3)叙述事例,拖沓冗长。 (4)堆砌事例,不作分析。 (5)编造故事,幼稚乏味。 (6)散漫随意,没有章法。 记叙文结构的几种实用模式及其特点: 1.时序顺进式 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 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模式是: 材料①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  →结尾(抒情、议论) 材料 ② 3.对比映照式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 正面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 反面材料 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 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 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①)→发展(引出材料②)→高潮(引出材料③……)→ 结尾 抒情、议论) 小结:记叙文的结构模式相对而言变化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