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doc

影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科技信息职教与成教 影响创造雎生思维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应对措胞 苏州职业大学教育与人文科学系于晓晶 [摘要]文中总结归纳了创新思维的特征,阐述了影响创新思维发展的因素,如社会环境,思维定势,人格特征,知识结构等,并分析 其成因,最后针对这些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几点可行措施. [关键词]创造思维从众定势人格特征知识结构 创造性思维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内在,外在有机联系,具有新颖 的,广义模式的一种物化的思维活动,是指有创见的思维过程.创造性 思维不是单一的思维形式,而是以各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为基础,在创 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创的,产生新成果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活 动,是整个创造活动是实质和核心 创造是人的一种特殊本能,但创造力是非常脆弱的,创造力是 高度非常规和超常规头脑中的火焰,它的目的是达到更高一层的常规 性(韩国英才教育学者,1994)这种高度非常规和超常规的东西,一方 面对创造者自身来说充满了挑战,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大力扶持和帮助; 另一方面,由于其思维方式的新颖,独特,常与社会常规的思维模式,固 有观念和一致性行为准则相冲突,会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甚至社会的巨 大压力,从而压抑和扼杀创造力的发展. 心理学家曾对2O岁一45岁的成人进行创新能力的测验,结果只 有5%的人合格,而且在被调查的人中其创新能力是随着年岁的下降呈 增强的趋势的:然而在对5岁儿童的测试中,具有创造性的人竟然高达 90%这一实验结果表明人的创造性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 长,人们的创造能力受到了各个方面的影响,被抑制而已. 一 ,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结 果的思维过程即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创 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它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是人类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创新思维不同于一般思维,它 具有如下特征: 1,思维的独特性.所谓的独特性,即表现为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且不依附于或服从于已有的或习惯的理论体系和专家权威的定论和 方法.独特性的思维方式具有推陈出新的特点,其内涵又体现在怀疑 性,抗压性以及自变性上.通过质疑,力破陈规,锐意进取和自我否定, 产生的新思想,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思路开 阔,不受传统的思想,观念,习惯,评介的束缚,敢于从新角度去思考问 题一 2,思维中的洞察力.抓住事物的本质,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将事物 间的共性,个性及差异性,加以比较鉴别,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内在规 律,提供,探索活动的新依据.思维主体可以迅速地从一个思路跳到另 一 个思路,从一个意境进入另一个意境,能多方位地探究解决问题的办 法,并能随时修正变更.敏锐的洞察力是创造性思维重要的线索基础: 3,思维的想象性.想象是指对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构思和 重组,从而得到新形象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想象能力是 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重要思维形式.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人们 的无限创造能力,都源于无限的想象力= 4,思维的顿悟性.思维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并在积累了大量的实 践经验和长时期的思考活动后,由外界的突发因素或人们自身积淀所 触发,形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使人们长时期思考的问题迎刃而 解,即思维的顿悟性. 二,影响创新思维的因素 创新思维的开发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 思维定势以及教育模式的固定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抑制了人们思维的创 新减为创新思维的障碍.其中主要的障碍有:社会观念,思维定势,人格 特征,知识结构等因素. 1,社会从众心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思维独特性的发展 r1一因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它 对于l}J华民族的发展有着不町估量的作用.但同时它使我国缺少形成 创新性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儒家的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过犹不及 的t}t南哲学,道家的谦下不争,不敢为天下先的避世哲学,对中华民 族的大众心卵和民族性格影响深远,直接或间接地积淀为木秀于林,风 必摧之Ij了高于人,众必非之,堆出于水,流必湍之和枪打出头鸟的大 众心理及随大流的从众心理=儒家文化否定自我肯定,自我表现,而自 我肯定,自我表现正是创新发明的最起码的动机和条件. 这些传统文化的消极面,通过家庭,社会等各种途径潜移默化地侵 蚀和影响着当代学生.消蚀着大学生的独立思维意识和创造意识,使大 学生不自觉地陷入列跟随权威,大众,经验的从众思维定势中,这种惟书 是从,惟师是从,惟大众和经验是从的心理严重影响大学生创新思维的 形成,发展. 2,整齐划一的应试教育严重制约着思维中的洞察力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迫使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成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