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镦挤压成型工艺.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镦压螺母的六方凹模要有锥度,一是使螺坯容易顶出脱模,一是补偿冲孔的胀方值,使螺母s方尺寸不因胀方而超差。如图36-31所示,M10以上γ角取0°30′~1°,随着螺母规格的增大,γ角也增大,最大不宜超过1°。 表36-4 部分规格螺母冲孔后的胀方值。 规格(GB/T 6170) s/m max 冲孔连皮厚度(mm) 冲孔膨胀值(mm) 螺母材料 硬度HB M6 10/4.9 2.5 0.06~0.23 A3 103~107 M8 13/6.44 3.56 0.01~0.06 ML20 152~217 M10 16/8.04 5.1 0.01~0.06 ML20 200~246 M12 18/10.37 6.33 0.35~0.40 ML20 M14 21/12.1 7.85 0.23~0.33 ML20 180~204 M16 24/14.1 7.85 0.28~0.40 ML35 175~207 M20 30/16.9 10.1 0.70~0.80 ML20 d. 改进压六方冲头的凸台尺寸,即螺母压型后坯料两端凹穴尺寸中的h1(参见图36-29)。适当加高h1部位,即减少冲孔连皮厚度,可改善冲孔时的胀方情况,但h1不宜过高,过高对坯料脱离凸台不利,容易产生重料(即第一个坯料没脱离开,第二个坯料就来了)而造成事故。 e. 采用反冲孔,可解决胀方问题。 (2)孔的粗糙度和圆整度 为了使粗糙度达到最小及得到较圆整 的内孔,冷镦螺母冲孔凸凹模之间的 间隙要求比一般冲裁模的间隙要小, 希望孔内壁80%以上呈光亮带(参见 图36-30),撕裂带不超过孔壁的20 %。采用小间隙冲孔,有时会出现另 一个质量问题:“槽孔”,见图36-32。 “槽孔”是由于冲孔时产生二次光亮带 引起的。 冲孔内孔的质量与采用冲孔凸凹模的几何形状及凸凹模间隙有关。生产中使用的冷镦螺母冲孔凹模大体有三种型式: a. 凸台式冲孔凹模 如图36-33所示,这种凹模刃口部分有一凸台,适用于M12以下的中、小规格螺母冲孔用,凸凹模间隙取(0.03~0.15)mm。它的优点 是冲孔时容易定位,冲出的孔断 裂带少,“喇叭口”不严重。缺点是, 当冲孔速度较慢时会产生“槽孔”, 当更换新孔冲,孔冲的刃口较锋利时, 也可能出现“槽孔”,这时,只要用砂纸 将孔冲刃口砂成圆角,可在冲孔时起 挤光冲切面的作用,可避免“槽孔” 的出现。采用这种凹模,压六方的下 冲头凸台h1不宜太高,过高,冲孔时 容易产生铁屑,粘在凹模面上,使螺 母端面产生压痕,影响外观。 b. 平直式冲孔凹模 如图36-34所示,这类凹模的间隙可稍大 于上述凹模,寿命也较长。缺点是:在冲孔 速度较慢时容易产生毛刺,或单面撕裂一块 ,超过普通断裂带,有时一直延伸到螺母内 倒角处,(参见图36-30),造成攻丝时扣 不完整。这种现象在低强度螺母冲孔时容易 发生,造成质量不稳。 c. 带圆角的冲孔凹模 如图36-35所示,这类凹模内孔端口有一 r=(2~3)mm的圆角,凸、凹模间隙可取 得大一些,一般用于M14以上。缺点是冲出 的孔断裂带较大,即“喇叭口”大,一般通过 铰孔,使孔圆整光洁,达到尺寸要求。对低 强度螺母冲孔时,也会单面撕裂到内倒角处 。优点是模具寿命较长。 2.1.5.2 冷镦力的计算方法 常用的冷镦力的计算公式有: a.经验公式 P=Kбt·F(公斤) (公式36-8) 式中 F——工件镦锻终止时的投影面积(mm2) K——头部形状复杂系数,按图36-11选择。对六角头螺栓, 一 般选K=2.0~2.4 бt——考虑冷作硬化后的变形阻力,可由下式计算: бt (kg/mm2) (公式36-9) 式中 бb——钢材抗拉强度极限(kg/mm2) Fo——镦锻前坯料断面积(mm2) b.近似理论推导的计算公式 在考虑影响冷镦力大小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并根据经验进行修正,得出如下的冷镦力计算公式: (公式36-10) 式中 d——镦锻后工件头部最大直径(mm) h——镦锻后工件头部高度(mm) F——工件头部投影面积(mm2) Z——变形系数 n——工具形状系数 α——工件变形部分形状系数 μ——摩擦系数 Z、n、α、μ可按表36-2选取 表36--2 冷镦力计算系数 бb(N/mm2) Z变形系数 n工具形状系数 α冷镦部分形状系数 μ摩擦系数 牌号 数值 工序 形状 系数 凹陷 棱角 系数 条件 系数 面 润滑 系数 10 340 预 简单 1.0~2 无 无 1.

文档评论(0)

benzei2445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建筑工程师持证人

没啥好说的额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0月16日上传了建筑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