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支谦:翻译理论 翻译成就 译作:可考证的包括《阿弥陀经》、《须赖经》《维摩诘经》、《法句经》等二十九部经书 理论代表作:《法句经序》 政治背景 佛教在西汉末开始传入中国,而月支为佛国,亦中国早期佛教的输入地之一 汉朝数通西域,联手月支,两国的亲密关系促进了彼此的密切往来 西域凿通之后,月支人入居内地者累代不绝,佛教东传即彼地文化输入的一个重要内容。 社会背景 三国处于“汉赋”向“骈文”的过渡期 对美妙文辞和非凡想象力的追求,即从质朴趋向藻饰,这对佛经翻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催发了文派的产生 佛经翻译家用文质概念评价译文的优劣 例如用道教术语对佛经进行“格义”, 《般若道行经》重译时改名为《大明度无极经》 翻译理论与主张 总的来说,在理论上强调“文质并举” “质”、“雅”共求,尤应追求“文雅” 而在“译胡为汉”时,难在“审得其体”,至少“虽不能密”,也应该“粗得大趣”。 《法句经序》中指出,以前译人所出之经颇为“浑漫”,“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 翻译理论与主张 在实践中又“因循本质,不加文饰”。 维祇难强调译经不必讲究“饰”和“严”,有人还引用老子和孔子的话,强调译经“实宜径达”。 “因循本质,不加文饰”了。 在翻译理论方面是动摇于“文”、“质”之间的 1. 加入本土思想 擅长用中国本土思想改造佛经,尤其擅长用《老子》中的哲学概念对佛经进行翻译。 “以季世尚文,时好简约,故其出经,颇从文丽”,“曲得圣义,辞旨文雅”。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2. 会译 “会译”方法实际上就是将所译佛经的各种版本进行对勘 区别本(母)末(子),分章断句,上下排列,进行重译,将原来艰涩难懂的语句变得豁达顺畅,通俗易懂 用“会译”取代“音译”也就是说在深刻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创造译文新词,做到“音译”与“意译”的互换,进一步改进译文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3. 译文加注 用“自注”填补译句的不足,使译文变得准确完整、明白晓畅 译者以自己的理解进一步解释的方法,将注释加进译文之中,使译文更能完整、准确表达原意,从而使译文更加完美。 对翻译理论的其它贡献 对翻译理发展的影响 1.通过翻译活动和成果,增强对外来佛教学说与中国文化之间的求同倾向和融合之势 2. 建立中国传统翻译思想和理论,在《法句经序》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 * 1. 支谦的译述比较丰富,晋道安的经录里就著录了三十部,梁僧佑又据《别录》补充了六部。慧皎《高僧传》说有四十九部。隋费长房《历代三宝记》旁搜杂录增广到一百二十九部。 2. 《法句经序》最能体现其翻译理论与主张。《法句经序》中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即涉及了翻译的哲学美学问题以及原文与译文的关系、翻译的标准等主要问题。翻译史家们公认这是我国翻译史上迄今为止所见论述翻译理论的第一文。 3. 矛盾的翻译理论与主张,我会在后面几页向大家介绍。 4. 现经考订出于支谦翻译的只有下列二十九部:1、《阿弥陀经》(又称《无量寿经》)二卷,2、《须赖经》一卷,3、《维摩诘经》二卷,4、《私诃末经》一卷,5、《差摩羯经》一卷,6、《月明童子经》一卷,7、《龙施女经》一卷,8、《七女经》一卷,9、《了本生死经》一卷,10、《大明度无极经》四卷,11、《慧印三昧经》一卷,12、《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卷,13、《菩萨本业经》一卷,14、《释摩男经》一卷,15、《赖吒和罗经》一卷,16、《梵摩渝经》一卷,17、《斋经》一卷,18、《大般泥洹经》二卷,19、《义足经》二卷,20、《法句经》二卷,21、《佛医经》一卷,22、《四愿经》一卷,23、《阿难四事经》一卷,24、《八师经》一卷,25、《孛经钞》一卷,26、《瑞应本起经》二卷,27、《菩萨本缘经》四卷,28、《老女人经》一卷,29、《撰集百缘经》七卷。 * * 汉赋是在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苏轼,赤壁赋,“壬(ré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 骈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桃花源记,陶渊明,“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3. 文与质,实质上就是形式与内容,最早孔子提出。 4. 迎合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支谦还采用道教术语对佛经进行“格义”,把《般若道行经》重译时改名为《大明度无极经》,“般若”梵语原意为智慧,支谦翻译为“明”,用的就是道家术语。 * 文与质,实质上就是形式与内容,最早孔子提出。 信达雅都要 浑漫,拼音 hún màn 注音 ㄏㄨㄣˊ ㄇㄢˋ引证解释 混漫,杂乱。 支谦译经主张意译,不满文风过分朴素尚质的佛经译本很不满,反对译文尚质的偏向,主张尚文尚约应该调和,力求经意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