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6 DNA重组技术 ④最好在抗性基因或其他标记基因上有一个多克隆位点,以便利用插入失活的功能筛选重组子 ⑤在宿主中能以多拷贝形式存在 ⑥有利于被插入的外源基因表达,最好含有一个强启动子 ⑦能在宿主中稳定地遗传 2.2.6 DNA重组技术 常见的质粒见表2-8 ,表2-9 2.2.6 DNA重组技术 表2-9 2.2.6 DNA重组技术 接上图 2.2.6 DNA重组技术 (2)噬菌体载体 大肠杆菌中常用的噬菌体载体有λ噬菌体,M13噬菌体,fd噬菌体等 λ噬菌体由于对大多数常用的限制酶有较多的酶切位点,故本身不适合作为克隆的载体,但经过改造后可成为克隆载体 2.2.6 DNA重组技术 (3)其他载体 随着基因工程研究工作的深入,人们不断设计出各种特殊需要的载体 a.穿梭质粒 它们能在两种不同宿主中存活或表现某些遗传学特征的接合质粒 b.柯斯质粒 柯斯质粒也称为黏性质粒,是指把噬菌体所具有的COS位点组入大肠杆菌素E1质粒中所形 成的杂种质粒 2.2.6 DNA重组技术 2.2.6.1.3 基因与载体的连接技术 主要有两种方式:黏性末端黏接与钝端的拼接 (1)黏端连接 这是最常用的连接方法 (2)平头连接 (3)加接头 接头是使两种DNA片段连接起来时所使用的核苷酸链 2.2.6 DNA重组技术 2.2.6.1.4 转化 所谓转化是指细胞在一定生理状态时可摄取外源遗传物质,并经体内重组,成为其染色体的一部分,导致受体细胞某些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目前实现转化的主要方法如下 (1)感受态细胞的转化 在基因工程中用得最多 (2)原生质体转化将细菌的细胞经溶菌酶处理 2.2.6 DNA重组技术 (3)碱土金属离子处理 另外还发展了电振荡法、渗压法以及假噬菌体的感染等 2.2.6.1.5 重组体的筛选与表达产物的鉴定 (1)重组体的筛选 a.抗药性变化的检测 b.噬斑的形成 c.功能互补 d .单菌落快速电泳 2.2.6 DNA重组技术 e.原位杂交或区带杂交 f.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2)表达产物鉴定 a.DNA序列测定 b.产物鉴定 c.功能互补 2.2.6 DNA重组技术 2.2.6.2 工程菌的稳定性问题 2.2.6.2.1 工程菌不稳定性的表现 具体表现为下列三种形式: 质粒的丢失;重组质粒发生 D N A片段脱落;表达产物不稳定。 2.2.6 DNA重组技术 因而常采取下列措施以防止或降低工程菌的不稳定性 (1)组建合适载体 (2)选择适当宿主 (3)施加选择压力 而在利用克隆菌进行发酵生产时,经常采取施加选择压力的方法消除重组质粒的不稳定 2.2.6 DNA重组技术 2.2.6.2.2 解决工程菌不稳定性的对策 以提高菌体纯度和发酵生产率。 a.抗生素添加法 b.抗生素依赖变异法 c.营养缺陷型法 与上述抗生素依赖变异法相类似 (4)控制基因过量表达 提高质粒稳定性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克隆菌的发酵生产率 2.2.6 DNA重组技术 (5)控制培养条件 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菌体的比生长速率三方面尤为重要 (6)在质粒构建时插入一段能改良宿主细胞生长速率的特殊的DNA片段,也能起到稳定质粒的效果 (7)可转移性因子会促进插入和丢失的出现,因此所使用的质粒不应带有可转移因子 2.2.6 DNA重组技术 (8)冗长的DNA对宿主细胞是一种负担,并会增加其在体内进行DNA的重排,所以尽可能将质粒上的不需要的 DNA部分除去。 (9)固定化重组菌以提高基因工程菌的不稳定性 2.2.7 菌种保藏 2.2.7.1 菌种保藏的重要意义 菌种是从事微生物学以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材料,特别是利用微生物进行有关生产,如抗生素、氨基酸、酿造等工业,更离不开菌种。 2.2.7 菌种保藏 2.2.7.2 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2.2.7.2.1 斜面冰箱保藏法 一般保存期为三个月到六个月 2.2.7.2.2 沙土管保藏法 这是国内常采用的一种方法。适合于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 2.2.7.2.3 菌丝速冻法 对于不产孢子或芽孢的微生物,一般不能用沙土管保藏。 2.2.7 菌种保藏 具体操作如下 ①配制浓度为50%的甘油溶液,121℃灭菌后备用 ②制备菌悬液,一般菌悬液的浓度为10~ 10 个/ m L ;③将菌悬液和甘油溶液以等体积 混合均匀后,置 - 2 0℃保藏。 2.2.7 菌种保藏 2.2.7.2.4 石蜡油封存法 2.2.7.2.5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 是目前常用的较理想的一种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较低的温度下快速地将细胞冻结,并且保持细胞完整,然后在真空中使水分升华。在这样的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都暂时停止,不易发生变异。 2.2.7 菌种保藏 2.2.7.2.6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是近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