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生态学第五章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ppt

城市环境生态学第五章 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与控制.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风随时间的变化(风速和风向) 风随高度的变化(风高指数) 距地面1.5km高度以下的风速随高度增大而增大明显。 * 主导风向:一段时间内所占百分比最大的风向。 * * * * 白天晴朗且风小时,地面在阳光照射下迅速升温,空气自下而上增温,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且中午最强;夜间,太阳辐射等于零,地面因长波辐射而降温,空气随之自下而上降温,形成逆温,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阴天或多云天,若风比较大,温度层结昼夜变化很小,大气接近中性 * * 六、长期平均浓度计算公式 七、日均浓度计算公式 1.保证率法 ①对任一关心点,根据一年的逐时气象资料,计算逐时的地面浓度,再算日平均值; ②将一年365天的日均浓度值按大小排列,确定某一累积频率,例如95%或98%,对应于这一频率的日均浓度值即该关心点的日均浓度。 如果累积频率定为98%,就意味着一年之中该关心点保证357天多(365*0.98)可以达标。 2.典型日法 典型日法是按典型日的气象条件计算日平均浓度。 选择典型日的方法有两种:①选择各类污染气象条件出现的典型日期。②选择最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出现的日期; 利用这种方法时,应注意选择有代表性的污染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稳定度以及当地可能出现的熏烟、山谷风、城市热岛等不利气象条件。 不利气象条件 1、平坦地形 (1)静风和小风:根据导则的小风和静风时的点源扩散模式,静风指U10<0.5m/s,小风指1.5m/s>U10≥0.5m/s。静风污染具有各向同性和近距离污染的特点,小风污染具有风向多变和近距离污染的特点。 (2)熏烟:清晨,伴随着辐射逆温自下而上消退,当逆温消退到烟流顶部时的污染,称熏烟(或漫烟)污染。由于这时的温度层结为为上稳下不稳,最初聚集在逆温中的污染物迅速向地面扩散,形成高浓度的污染。 (3)逆温:是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正常情况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对逆温,一般应了解其强度(每升高100米气温的增加),逆温的底、顶高度,逆温的厚度,逆温的频率,逆温的生消规律、逆温的种类等。有逆温存在时,可能产生封闭性扩散和熏烟型扩散。 2、复杂地形 (1)山谷风:是在山地(山区)与平原交界处的一种地方性风。夜间山坡放热较山谷快,谷地辐射冷却较迟,致使山上气压较谷底高,冷而重的山坡空气向谷底流动,在山谷汇成一股由山谷流入平原的气流,形成“山风”。而白天正好相反,形成“谷风”。 (2)海陆风:白天,陆暖而水凉,气压为海高陆低,下层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上层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夜间情况刚好相反。海陆风对水域附近大气有净化作用,但也可能产生循环污染。  不利气象条件 2、复杂地形 (3)过山气流:气流受山体阻挡,在山的迎风面流线密集,在山后流线稀疏,产生流线下滑作用,在背风坡产生气流下泄和尾流混合。大量实验证实,当气流流过山体时,在山的背风面将出现“背风波”、“背风涡”、“下洗”等现象。背风波只出现在有逆温层结的情况下,对污染物影响较大的是背风涡和下洗(或尾迹)。污染源的排放口绝不能设置在背风涡中,也应尽量避免设置在下洗区或有可能将污染物带到下洗区的区域。 (4)热岛环流:由于城市气温较农村高,城区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四周冷空气向城区补充,形成所谓城市热岛环流。 不利气象条件 八、线源模式 连续线源是指连续排放扩散物质的线状源,其源强处处相等且不随时间变化。在高斯型模式中,连续线源等于连续点源在线源长度上的积分,其浓度公式为: 式中: Ql——线源源强,其单位为单位时间单位长度排放的物质量; f——表示连续点源浓度的函数,可根据源高及有无混合层反射等情况选择适当的表达式。 线源与风向垂直 线源与风向平行 线源与风向成任意角 连续线源公式 第12题:在阴天(D级稳定度)情况下,风向与公路垂直,平均风速为4m/s,最大交通量为8000辆/h,车辆平均速度为64km/h,每辆车排放CO量为2*10-2g/s,试求距公路下风向300m处的CO浓度。已知D级稳定度300m处σz=12.1m。 (g/m3) (g/ms) 解:公路当作一无限长线源,源强为: 九、面源模式 虚点源法:设想每个面源单元上风向有一个“虚点源”,它所造成的浓度效果与对应的面源单元相当。可以用虚点源的浓度公式计算面源的浓度: 式中: QA———某面源单元的源强,在虚点源法中,其 单位与连续点源相同; x, y,z——计算点的坐标,坐标原点位于面源中 心在地面的垂直投影点上; xy,xz——虚点源向上风向的后退距离。 * * 虽然细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细颗粒物粒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