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普通初中如何实施“绿色证书”教育? 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 刘天成 前言 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农业部颁发了《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教基[2001]18号) 2005年5月31日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联合下放《关于在全省农村普通初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的通知》(辽教发[2005]84号)文件 一、什么是绿色证书教育 农业部从1990年开始在全国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农业部从1994年开始在全国全面组织实施绿色证书工程 绿色证书是农民技术资格证书的习惯说法,是农民达到从事某项工作岗位要求具备相应基本知识和技能后,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从业资格凭证。 基本特点是:对象是农民,有岗位规范的要求或技术资格标准,取得证书者需要参加学习和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由地方政府或授权机关认可并颁发农业部统一印制的证书。 二、绿色证书教育的发展 1990年开始,到2004年5月全国有2000多个县开展了此项工作,覆盖率达到70%以上 逐步建立了较为系统、开放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 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利国利民工程 主要成效 一是培训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 二是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和骨干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是加快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进程,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四是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存在问题 一些地方对绿色证书教育的意义认识不深; 对绿色证书教育的投入不足,培训方法手段单一落后; 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绿色证书教育还多少存在着过于注重培训形式和要求,与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提高农民收入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 绿色证书教育的研究历程 《农民教育学》 《中国“绿色证书”制度研究与实践》 《中国绿色证书制度指南》 《绿色证书在中国——焦点问题研究报告》 《绿色证书计算机管理系统》 三 绿色证书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 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的50%以上要回到农村 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意义 绿色证书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于实施科教兴农、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缓解农村青年就业压力、提高农业竞争力、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国加入WTO来说,也是一项有效的基础工作和具体措施。 效果 形成了“文化农技并进”的课程体系 提高了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学生掌握了农村实用生产技术 带动了家长学知识、学技术 四、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 有利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学校学生的巩固率和毕业率 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有利于把农业技术、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教育内容,形成农村基础教育新的模式。 基本原则 应在达到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坚持为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加强通用技能、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的培养,避免过早职业化 要依据当地的地理条件以及农业经济、科技、主导产业等情况,并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因地制宜地选择“绿色证书”教育的具体内容。 严禁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课程特点 综合性 实践性 针对性 作为一门针对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以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 辽宁“绿证”教育的指导思想 适应现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市场化经营的需要 农村劳动力转移转岗的需要 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教育重点 突出社会转型期特点 突出本省和农村的特点 突出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特点 五、应采取哪些措施 课程设置 课时安排 师资队伍如何建设 实习基地如何解决 考核发证 教学要求 教学指导与服务 督导评估工作 (一)课程设置 初中一年级 上册:《特种种植业实用技术》 初中一年级 下册:《农副产品加工》 初中二年级 上册:《特种养殖业实用技术》 初中二年级 下册:《农村家政创业》 初中三年级 上册:《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用技能》 初中三年级 下册:《小企业经营管理常识》 (二)课时安排 按照《辽宁省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计划》要求,“绿色证书”教学总时间安排为300课时,每周教学时数2课时。未实行新课程的年级,“绿色证书”的课时可使用劳动技术课课时。实行新课程的学校,可在地方课程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中安排“绿色证书”教育的课时。 (三)师资队伍如何建设 可以在农村普通初中现任文化课教师中转岗培训; 可以在农民技术学校专业课教师中选调; 可以在农业科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G611(替代03SG611)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x.pdf
-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 VIP
- 开放系统24234《经济法学》期末机考真题及答案(第111套).docx
- 二代测序技术在肿瘤个体化诊疗中的应用.pdf VIP
- 云南省_滇10J6-1_住宅厨房_卫生间烟气道及管道井构造图集.pdf
- 交付运营经理岗位职责.docx VIP
- 福建省泉州市2025届高中毕业班4月适应性练习卷化学及答案.docx
- 三相三线两元件电能表48种接线功率对1.doc VIP
- Cr3+掺杂石榴石结构铝_硅酸盐发光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pdf
- 交付经理工作流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