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
摘要:本文从甘蓝起源、品质和分类、种质的收集和保存、鉴定、利用及问题与展望6个方面论述了甘蓝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甘蓝;种植资源;综述
中图分类号:S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1-0176-2
0引言
甘蓝(BrassicaoleraceaL.),十字花科芸苔属,又叫洋白菜,包菜,卷心菜,连花白等,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主要蔬菜作物。多数学者认为,甘蓝类起源于现在尚存的一年生野生杂草[1](Brassicaoleraceavar.olcracea)。也有人提出甘蓝类植物起源于Brassicaoleracea,Brassicacretica,Brassicainsularis和Brassicarupestris4个野生近缘种的复合体的观点。公元前六百年,甘蓝由小亚细亚传至中欧。在希腊罗马时代,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人们也种植其他甘蓝,但这些品种并未形成坚实的菜头。结球甘蓝在北欧是很普遍的种植作物。目前在欧洲、北美和远东都出产包心菜,最大菜头则产于阿拉斯加的夏季,因为当地夏昼很长,刺激其异常生长。16世纪末期由俄国传入我国黑龙江及新疆等地[2]。
1甘蓝分类和品种介绍
甘蓝类植物种内下分6个变种[1],分别是结球甘蓝变种、木立花椰菜变种、孢子甘蓝变种、羽衣甘蓝变种、球茎甘蓝变种和野生甘蓝变种。另外王建林等[3]将芸苔属甘蓝组分为:擎蓝(B.caulorapaPasq.)、芥蓝(B.alboglabraL.H.Bailey)、甘蓝RoleraceaL.。又甘蓝分为:(原变种)var.cap-itataL.、羽衣甘蓝var.acephalaL.f.tricolorHort.、孢子甘蓝var.gemmiferaZenker、花椰菜var.botrytisL、欧洲油菜B.napusL.、芜菁甘蓝B.napobrassica(L.)Mill。其中欧洲油菜和芜菁甘蓝的染色体数为n=19,其余染色体数均为n=9。
甘蓝品种很多,依叶球形状可以分平头、圆头和尖头三类。依成熟期可分早熟、中熟和晚熟三种基本生态型:平头型,植株较大,叶球顶部扁平,整个球成扁圆形。球叶的中肪和中心柱小,从定植到收获70天以上,中晚熟或晚熟种,结球坚实,产量高,品质好。中晚熟种有黑叶小平头、黄苗、京丰12-70号。尖头型:植株较小。叶球顶部尖型,整个叶球如心脏形。球叶的中肋和中心柱偏高,冬性强,不易先期抽薹,结球较松,产量较低,品质亦较差,从定植到叶球初收50天,早熟种如江浙的鸡心和牛心种。黑叶小平头:叶球扁圆,顶部稍拱形,外叶黑绿色、抗性强、耐热,叶球紧实,单球重1.5公斤,从定植到初收80天,中熟种,长江流域各省普遍栽培。近年来我国也选育一些甘蓝新品种,如早熟春甘蓝新品种春魁[4],秋甘蓝惠丰3号[5],李惠芬等[6,7]利用引进的国外羽衣甘蓝杂种一代品种创造了一批羽衣甘蓝新种质。
2甘蓝种植资源的收集和保存
甘蓝种质资源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的甘蓝遗传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甘蓝种植资源在农业生产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引起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
2.1甘蓝种质的收集
甘蓝种质的收集是指针对有研究应用价值或潜在研究应用价值的甘蓝材料,如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育成品种,以及特殊遗传材料等进行信息收集和种质收集。
甘蓝栽培中心种子类型丰富,遗传背景宽泛,也是种质资源收集的重要方式。对收集来的种质需要进行检疫、消毒、隔离种植观察,防止检疫对象的传播和扩散。对于原种量特别少的种质可先采取组织培养手段扩繁进行保存,防止断种。
我国在近300年的甘蓝栽培过程中,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地方品种,黑叶小平头,金早生、黑平头、鸡心甘蓝、牛心甘蓝、大平头、二乌叶、楠木叶、二虎头等。部分地方品种品系经鉴定、筛选后编入《中国蔬菜优良品种》一书,不少用作选育杂种一代亲本的原始材料。
2.2国外种质资源的引进
甘蓝起源于地中海沿岸,甘蓝原产地野生种和近缘野生种是甘蓝种质资源的最重要来源,所以引进国外优良甘蓝种质资源很重要。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蓝课题组在1991-2000年,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并鉴定甘蓝遗传资源481份次,其中引自美、日、荷、俄、德、英、法等20余个国家的遗传资源332份,通过初步鉴定,已鉴定出185份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这些引进的国外品种大部分作为选育杂种一代亲本的原始材料。
2.3甘蓝种植资源的保存
甘蓝种质资源保存分为短期保存(几个月到几年)、中期保存(10~30年)和长期保存(30年以上)。保存的目的一是保持种质的生命力不丧失,能够进行世代更替;二是保持种质的完整性,降低种质产生自然突变的机率。
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