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病夏治的临床应用 * * * * * * * * 一、冬病夏治的由来 冬病夏治是一种古老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基本的理论依据是是最早中医典籍《黄帝内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养生思想,早在北宋时代民间已经广泛使用此法进行冬病夏治。张石顽白介子涂法也是我们目前冬病夏治的基本方法来源之一。我院呼吸科早在上世纪60年代率先在全国开展冬病夏治疗法,经过50余年临床实践、数代专家摸索创新,从药物筛选、配比、加工,到穴位的选择、病种扩展,更加合理、精确,疗效不断提高,病人数量逐年攀升,形成了现在家喻户晓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 * * 二、何为冬病夏治 所谓冬病,是指在秋冬季节容易发作或病情加重的一些疾病。“冬病”发作根源是因为冬季寒邪强盛、阳气亏损。本着中医“春夏养阳”的治疗理论,故冬病重在夏治。 所谓夏治,就是在夏日三伏天,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之机,对缓解期病人进行治疗,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使病人虚阳恢复正常,增强抗病能力,从而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的发作,体现了中医的阴阳学说、经络穴位、“天人相应”、“治未病”和“肺合皮毛”等理论。 常用的冬病夏治的方法有中药内服、中药穴位贴敷、中药穴位注射、针灸疗法、熏洗疗法和饮食疗法等。 * * 三、冬病夏治的理论基础 《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时间医学、气象医学《黄帝内经》的《灵枢·本神》中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记载。《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谈到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从养生的角度讲,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 * 四、冬病夏治的作用机理 冬病夏治是中医择时施治的方法之一,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都受自然规律影响和制约,风霜雨雪、阴晴冷暖都对人体产生微妙的影响,根据中医阴阳四时消长规律,人体阳气及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生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 * * 四、冬病夏治的作用机理 由于自然界夏季阳气最旺,人体的阳气在夏天也达到最高,因此,一些冬季好发的疾病在夏季治疗,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夏天是疾病缓解期,加上天气炎热,人体阳气旺盛,借助其旺盛之阳气,配以中药穴位敷贴等治疗手段,起到鼓舞正气,祛除体内沉痼之寒邪宿疾,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融会贯通,尤其在三伏天,人体皮肤的腠理完全开泄,经络气血旺盛,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 * * 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意,充分体现了中医预防为主的思想。通过穴位经络或者局部给药,可以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药物通过透皮吸收,在局部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并且刺激局部经络穴位,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病的一个重要思想,方法很多,其中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简单、易行,坚持夏季治疗能大大缓解冬季的病情。 四、冬病夏治的作用机理 * * 五、贴敷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冬病夏治贴敷主要治疗的疾病为: (1)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等。 (2)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疾病。 (3)皮肤病,如冻疮、寒冷性慢性荨麻疹、皲裂等。 (4)小儿病,如小儿哮喘、变应性咳嗽、鼻炎等。 (5)其他如过敏性鼻咽炎、慢性咽炎、肩周炎、胃寒病、腰腿疼痛和部分肾脏疾病等。 * * 六、主要药物 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细辛:辛,温。有小毒。归肺肾心经。 功效: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白芥子:辛,温。归肺胃经。 功效:温肺化饮,利气散结。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 * 七、敷贴的常用穴位 大 杼 定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的陶道旁1.5寸 主治:咳嗽,哮喘及背部病症。 肺 俞 定位:在第三、四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 主治:咳嗽、哮喘、肺结核、肺炎、胸膜炎、 鼻塞及背部疾病 · * * 七、敷贴的常用穴位 膈 俞 定位: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 主治:慢性出血性病症,贫血,急性胆道 感染,呃逆,食道痉挛,咳嗽,哮喘,肺结核。 * * 七、敷贴的常用穴位 肾 俞 定位: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间,旁开1.5寸 主治:尿路感染,尿潴留,遗尿,遗精,阳萎,月经过多,肾虚气喘,慢性腹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