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PAGE 3
孩子戀愛了!我該做什麼?
徐孟愔
一、父母的功能
對子女教養、身體健康成長(生理滿足)
提供心理上安全感(情緒滿足)
培養良好生活習慣、行為規範(管教與保護)
提供經濟支援(物質滿足)
培養正確學習態度、健全人格(協助社會化)
二、青少年發展與需求
1、自我認同、自我定位 2、獨立自主、自由、不喜受約束
3、生理發育、性的發展 4、成就感、歸屬感、同儕重要等
5、生理、安全、歸屬和愛、自尊、自我實現
三、青少年發展影響因素
1、親子關係 2、家庭結構 3、社會化 4、社會規範
5、傳播媒體 6、成就標準 7、同儕關係 8、性別角色
9、早期經驗 10、生理成熟 11、需求動機 12、認知成熟
13、個人特質 14、冒險知覺 15、文化等等
四、青少年兩性/性別發展需求
1、性成熟、性意識覺醒(注意、開始有反應、降低敵意)
2、拓展異性/同性社交技巧(性別角色扮演上更確定具體)
3、獲得親密感
五、青少年兩性交往歷程
1、蒙芽、發展、懷疑、適應、承諾
2、12階段:眼望全身、互相注視、聲音傳遞、牽手、摟肩、摟腰、臉的接觸或接吻、手和頭的接觸、手和身體的接觸、口到胸的接觸、手和性器官的接觸、性交
六、青少年交往議題
1、邀請、追求、拒絕 2、約會、經營
3、衝突、分手、復合
4、正確交往態度、尊重、負責、自主肯定、情緒處理
5、錯誤對象、危險關係 6、風險管理、婚前性行為等
七、常遇狀況?
1、父母:不確定不知如何說、說教、禁止、衝突、怕反效果、擔心、平常心…
2、孩子:不敢說、說謊、無法分享學習、內疚擔心、影響生活或心情、更自信…
八、父母如何瞭解孩子交友狀況、如何溝通
1、與自己作朋友、自我瞭解、壓力與情緒察覺與控制、支持與資源、想當年
2、與孩子親近、建立關係、花時間相關活動與話題、類平輩關係/親職角色轉變
3、注意自己與孩子的界線/離合狀態、獨立與成熟的培養
4、認識孩子的朋友
5、不同看法立場時、先瞭解問題與孩子個性、需求、溝通、引導、早期、多次
6、察覺與克服文化中的父母角色(權威、上下、對錯、服從…)、給予空間
7、正向心態、父母主動、引導分享健康適合的、教育與告知風險
8、討論規範約定、隨時檢討鼓勵遵守、一致的規則和限制
9、有問題時非責備口氣、討論事情前先處理心情、溝通彼此不同期待與需求
10、常鼓勵肯定孩子的獨特與優點、提高自我控制與自我肯定、即使已有衝突
九、口語接續的注意事項
1、陳述與回應的一致性 2、深入反應、開放或封閉問題、具體化、摘要
3、聚焦 4、注意字彙、注意非語言
5、同理心、我訊息 6、自我表露
7、不玩遊戲、注意問句使用 8、關心他所關心的
十、父母如何預防孩子交友偏差問題
1、社會控制理論(依附、參與、抱負、信念)
2、良好親職功能(親子依附、父母監督、辨識偏差、處理處罰偏差)
十一、需要滿足--尋求被愛、被歸屬、有價值、不無聊
天賦需要
需求未滿足時
代替品
愛
孤單、疏遠、煩躁
注意力
自信
軟弱、自卑、無助
權力、控制
價值感
沒價值、一無是處
完美主義、愛表現
(或自暴自棄、別理我)
建設性活動
無聊、紛擾
破壞行為(報復)
***做了什麼讓他感到被愛、被歸屬?
***發生了什麼損傷他自尊、自信?
***是否參與了有趣、有建設的活動?
***(無條件的愛、提供資訊與指引、權威與必要管教)(同理、鼓勵、+設限、選擇、溝通、教導、訓練、糾正、自行負責、違者受罰)
十二、適應不良與需要未滿足
負
正
注意
逃避、說謊
直接面對
反應
沮喪、或不管他
失敗為成功之母
責任
責備歸咎他人、或要求他人承擔
承擔責任
態度
看得太嚴重、難以應付
去處理、也抒壓
解決
防衛否認問題存在、只有固定方法、不會找人協助
找解決方式、試試看新方法、尋求他人協助
十三、問題討論
1、孩子太受歡迎?孩子太宅? 2、孩子挫折、失戀、分手、單戀怎麼辦?
3、孩子不說怎麼辦? 4、發現保險套怎麼辦?懷孕怎麼辦?
5、孩子喜歡同性? 6、我太緊張怎麼辦?
十四、提醒
1、教導孩子思考、負責不怪罪、尋求建言、清楚目標、照顧自己、自主決定
2、提供歸屬、成功、自我肯定、依附、爸爸的參與
3、平時多聊天-任何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