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近代学者杜亚泉指出,甲午以后国论一变,啧啧言政法者日众。……且吾更有说焉,设使吾国之士,皆热心于政治之为,在下则疾声狂呼,赤手无所展布,终老而成一不生产之人物;在朝则冲突竞争,至不可终日,果如是,亦毋宁降格以求,潜心实际,熟习技能,各服高等之职业,犹为不败之基础也。他认为 A.政治变革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B.发展经济重于革新政治 C.政治改良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D.普及职业教育是救国之本 3、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4、康有为借助经学外衣和孔子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而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则把斗争矛头直指孔教,两者说明的共同问题是 A.儒家思想已不适应时代需要,成为革命对象?????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C.儒家学说倡导社会变革,成为维新派维新变法的有力工具 D.儒家思想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5、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吾畴昔确信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6、“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制 B.将维新思想付诸实践 C.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D.要求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7、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 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 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 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8、据统计《时务报》初创时每期只销4000份左右,后销量逐渐增加,最多时销达17000份;另《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发行量也不错,在当时影响力也比较大。这一现象说明??? (??? ) A.普通民众非常支持维新变法????? B.《时务报》是当时最受欢迎的报纸 C.办报成为推进变法的重要手段??? D.国产报纸比外国报纸好 9、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下列关于以上信息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戊戌变法是第一次反思后的行动 B.第二次反思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C.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渐进变革皆是反思的成果 D.追求独立、民主富强是促进反思的原动力 10、中国近代某思想家曾说:“……美法之民主共和制,决不适于中国,欲跻国于治安,宜效英之存虚君,而事势之最顺者,似莫如就现皇统而虚存之。”对其思想解读正确的是(?? ) A.极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否定了民主共和制度的进步性 C.推崇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D.体现了其托古改制的特点 11、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12、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将弹劾李鸿章的奏章拿给他看,说:“有人谗尔为康党(即维新派)!”李鸿章回答:“臣实是康党。……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该材料表明 A.慈禧太后已对李鸿章产生了怀疑 B.李鸿章承认自己是“康党”成员 C.李鸿章支持维新派改革 D.李鸿章与维新派的变革有相似之处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思想) 背景 政治:《辛丑条约》签定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工具,民族危机严重。 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民主共和(革命)思想的传播。 资产阶级改良方案的失败。 形成 1894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二年级数学一单元检测卷.doc VIP
- 2025中国农业银行秋招发布时间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级医院评审医技组药事检查手册.ppt VIP
- 2024年昆仑物流有限公司秋季高校毕业生招聘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yc-ii22 路十路口说明书.doc VIP
- 北京恒安卫士协议书.docx VIP
- T_CPSS 1003-2023 直流散热风扇通用性能测试规范 .docx VIP
- 10.2 我们与法律同行 课件(共22张PPT)2025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护理查房制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指导图册(2025版).pptx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