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0
- 约1.7万字
- 约 12页
- 2019-06-17 发布于四川
-
正版发售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期
- | 2015-05-15 颁布
- | 2015-10-01 实施
- 1、本标准文档 共12页,仅提供部分内容试读。
- 2、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网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4、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查看更多
ICS 65.060
中华人民共和 国 国彖标准
GB/T 19128—2015
代替 GB/T 19128—2003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回复反射器
Tri-wheel vehicles and low-speed goods vehicles —Retro reflector
2015-05-15 发布 2015-10-01 实施
GB/T 19128—2015
■ i r ■ ■ i
刖 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9128—2003«农用运输车 回复反射器》 。本标准与GB/T 19128—2003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 “农用运输车回复反射器”修改为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回复反射器”;
-“三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 “三轮汽车” ,将 “四轮农用运输车”更名为 “低速货车”;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进行了调整和重新确认;
——增加了 “在正常使用时,反射器的内表面不允许有接触外界的入口”要求;
——调整了反射器反射光的色度特性要求;
——调整了 “反射器的环境试验”要求;
——修改了反射器型式检验分组试验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低速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34)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机械T业拖
拉机农用运输车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杭州杭挂机电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时风(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四川南骏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朋、陈戈、吕树盛、郎志中、闽海涛、王亚飞、王侠民、林连华、靳文生、丁吉康。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9128—2003o
T
GB/T 19128—2015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回复反射器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回复反射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判定、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统称低速汽车)使用的I A级后回复反射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978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 19119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照明与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回复反射 retro-reflection
光线沿着与入射光方向的邻近方向反射,当照射角在很大范围内变动时,仍能保持这一特性。
3.2
回复反射光学单元 retro-reflecting optical unit
能产生 “回复反射”的单元反射器。
3.3
回复反射器 retro-reflector
通过外来光源照射后的反射光 ,向位于光源附近的观察者表明低速汽车存在的装置。
3.4
回复反射器发光区域 illuminating area of the retro-reflecting devic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GB T 19086-2008_地理标志产品 文山三七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02-2003_术语部件库的信息描述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06-2013_次氯酸钠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13-2003_桑蚕鲜茧分级(干壳量法)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15.2-2018_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第2部分:试验方法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21-2015_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转向系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30-2015_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 车速表使用性能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41-2011_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条件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42-2016_出口商品包装 通则_高清版_可检索.pdf
- GB T 19143-2017_岩石有机质中碳、氢、氧、氮元素分析方法_高清版_可检索.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