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两种文明如何互相影响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两种文明如何互相影响 2009-08-10 17:05:25 来源: 网易历史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一个来自南亚大陆的宗教,如何在进入中国两三百年间就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宗教?作者考察了汉帝国的崩溃对于佛教传播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适应,以及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嫁接、挪用和再创造,通过这些因素的互动揭示了这一人类史上最为壮观而奇特的文化交流现象。 《中国历史中的佛教》 〔美〕芮沃寿/著 常蕾/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作者简介】 美国20世纪中期汉学研究的领袖之一。哈佛大学博士,耶鲁大学教授,佛教史和隋唐史的权威学者。 【内容简介】 一个来自南亚大陆的宗教,如何在进入中国两三百年间就成为华夏文明的主流宗教?作者考察了汉帝国的崩溃对于佛教传播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化的适应,以及中国文化对佛教的嫁接、挪用和再创造,通过这些因素的互动揭示了这一人类史上最为壮观而奇特的文化交流现象。 前言 本书的写作缘于我在芝加哥大学所做的由人类学系与联合神学院共同主办的六次演讲。主办者希望我的演讲能够在受过教育的公众中引起对这一主题的广泛兴趣,该主题既是一个伟大文明的历史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又与我们时代的文化间相互关系的问题有关。本书所呈现的与实际的演讲大致相同,也怀着同样的希望和意图。注释和专业细节降至最少,但增加了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以便那些可能愿意探讨该主题的某个方面的人使用。 本书中的六篇文章尝试对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主题之一做一个反思性的阐释。没有人比本书的作者更明白未勘察的历史与资料的领域是如此巨大,以至于这样一个阐释只能是试探性的、不完满的。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学者偶尔应该退而沉思那个赋予其专业研究以意义的时代与问题的连续整体。在我看来,他应该既向他学问领域的同事,也向受过教育的公众汇报他的反思结果。通过这种方式,他才有希望对理解的积累增长有所贡献,而这正是一切学术研究的正当理由。 本书旨在做这样的汇报:关于相对受忽略的研究领域内完成的工作、关于达成的结论、关于在事实或事件的不同秩序中识别出来的关系、关于遭遇到的和还未解决的问题。中国和佛教研究领域现代学术的迅速进展使得这样的一个报告成为可能。最近四十年来,过去被视为中国历史的神话化叙事得到了批评性的分析,而少数的几个时代和问题慢慢地成为焦点。在前沿学者的手中,中国佛教的研究从虔诚的解经学的囹圄中浮出,成为研究中国文明成长史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尤其感谢以下先驱:京都人文科学研究所的塚本善隆(Zenryū Tsukamoto)教授,以及法国大学的戴密微(Paul Demiéville)教授。 芮沃寿 斯坦福,加利福尼亚 译者后记 1959年1月7日这本书是美国汉学家芮沃寿(Arthur F. Wright,1913—1976)关于中国佛教史研究的一部通论性著作。作者以1958年在芝加哥大学举行的演讲稿为基础写成此书,一经出版后,即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赞誉,著名学者纷纷发表书评,甚至在此书出版近半个世纪之后依然有新的书评出现。时至今日,这本书仍是美国大学生了解中国佛教的必读之书。 芮沃寿是20世纪中叶美国汉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1936年毕业于斯坦福大学,40年代两度以哈佛燕京学社研究生身份来华进修,后一次在华期间一度被关进日军在山东设立的集中营。1947年返美获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斯坦福大学及耶鲁大学教授。芮沃寿1951年与费正清等人成立中国思想研究会,担任主席。他还是美国历史协会、美国亚洲研究协会会员,并长期担任中华文明研究委员会会长,对美国的汉学研究影响甚深。他的主要论著有《中国历史中的佛教》(Buddhism in Chinese History, 1959年),主编《中国思想研究》(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1953),与倪德卫(David S. Nivison)合编《行动中的儒教》(Confucianism in Action, 1959),与崔瑞德(D.C.Twitchett)合编《儒家信念》(The Confucian Persuasion, 1960)、《儒家人格》(Confucian Personalities, 1962),1964年编辑出版《儒家与中国文明》(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Civilization),1973年与崔瑞德合编《唐代研究面面观》(Perspectives on the Tang),1978年出版《隋朝——中国的统一》(The Sui Dynasty: The Unification of China),另外还有《中国文明的研究》(“The Study of Chinese Civilization”)、《佛教与中国文化——互相作
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