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3 级教材完整版
- 以及基础知识、职业道德重点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
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p1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
言,是相对的稀缺性。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
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
新的需要。
3、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
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二、效用最大化
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
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是
利润的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业量和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1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商品的供给和需求来决定价格的机
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
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
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
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㈠实证研究方法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 的问题。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
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提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普
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特点:①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
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②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
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主要步骤:确定研究对象,设定假定条件,提出理论假说,验
证四个步骤。
㈡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特点:①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
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②规范研究方法往
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互惠交换障碍:①信息障碍②体制障碍③市场缺陷
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
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2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㈠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
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
P5
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
测度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它反映的人口参与社会劳动
程度的指标,它本身不是影响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的因素。P5
总人口率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100%
该年龄(性别)
人口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
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供给无弹性 Es =0 无论工资率如何变动,劳动力供给量固定
不变。
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工资率给定,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绝
对值大于 0 。
单位供给弹性 Es =1 在这种情况下,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与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相同。
供给富有弹性 Es >1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
3
动百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牧原集团员工行为规范手册.docx VIP
- Unit4 Healthy food B let's learn 课件 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 人教PEP版.pptx VIP
- 山东能源集团定向培养题库.pdf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1章全套课件】.pdf VIP
- 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与维护.ppt VIP
- 第四单元第1课+寻根之旅+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华为MA5683T配置指导书-叶向阳.docx VIP
- 会计领军人才面试试题 .pdf VIP
- 安全费用管理监理实施细则.docx VIP
- 图集规范-新疆图集新02D8.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