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满井游记》(第二课时)
整体品读
品读课文
局部品读
从文章标题不难看出,文章要写的就是游满井的事,那么有关这件事的六要素,同学们能不能好好地给它整理出来呢?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整体感知 梳理要素
时间:农历22日
地点:北京东北城郊满井
人物:作者及他的几位朋友
起因:花朝节后城中余寒让人无奈、心烦
经过:出东直门——满井——用心观景
结果:
1让作者感受到了郊外已是万物复苏的初春景象了,而许多城居者却还不知道。
2让作者感受到了寄情山水外出游览的乐趣。
3让作者感受到了只有像自己这样担任闲职的人才可以流连忘返于山石草木之间,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
4这是作者第一次出游此地,因而决定写下这次出游的经历。
5作者决定从此以后要多多外出游赏。
局部研读 分组探究
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用12个字回答)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第一组准备回答)
2.第二自然段描写郊外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第二组准备回答)
3.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第三组准备回答)
4.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第四组准备回答)
讨论明确(一)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讨论明确(一)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满井春色 (总写——分写——感受)
总写:高柳夹堤(dī),土膏微润,一望空阔
若脱笼之鹄( hú )。
分写: 水(冰皮始解,清澈见底)(静)
山(为晴雪洗,鲜妍明媚)(静)
柳条(将舒未舒,柔稍披风)(动)
麦田(前鬣寸许)(神奇的比喻)
游人(泉而茗 罍而歌 红装而蹇)(有声有色)
鸟鱼(悠然自得,皆有喜气)
感受: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讨论明确(二)
2.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
再分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拟人及白描的手法(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写法)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讨论明确(三)
3.“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
讨论明确(四)
4.(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
本课小结
《满井游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山水游记。
作者用细腻而充满诗情的笔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的满井春光图:河面浮冰刚刚融化,波光粼粼,一池春水清亮得如同新开之镜;山峦积雪刚刚消融,座座青山秀丽,好像晨妆少女;柳条鹅黄初染;麦苗冬眠初醒;鸟儿晒太阳;鱼儿戏水戏浪。这些富于早春特征的景物组成一幅层冰解冻、波光粼粼、田野生机勃勃的图画,给人以高度谐和的美的享受。游人相偕出游,作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诸画面合为一组镜头,热闹非凡。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相映成趣。既表达了一种轻快喜悦的心情,又流露了对自然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之情。
课后作业
1背诵本文写景的句子
2完成《基础训练》的相关内容。
课堂笔记重点
满井游记(袁宏道)
城中余寒 —— 苦恼的心情
总:满井全景(面) ——欢快的心情
满井春色 分:水—山—柳—麦—人—鸟—鱼(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