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漳州正兴学校2016-2017学年
八 年级 语文 备课组教案
课 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字词,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3.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教学难点
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 学 设 计
设计意图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罗布泊吗?那里是浩瀚的沙海,是一个充满恐惧又充满神秘的戈壁,但是,罗布泊在100年前曾是一片辽阔的水域,那里水鸟成群,碧波荡漾,罗布泊滋润着大片的生命绿洲。那么,罗布泊是怎样消失的?是谁制造了这个悲剧?我们一起到《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寻找答案。
检查预习
1.注音:
和煦 xù 干涸 hé 吞噬 shì 裸露 luǒ
戈壁 gē 张骞qiān 咫尺 zhǐ 肋骨 lèi
2.释义:
和煦:温暖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吞噬:吞食;并吞。
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沧海桑田: 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新课讲授
1.题目《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明确: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罗布泊简介
罗布泊:蒙古语称“罗布诺尔”,意为“汇入多水之湖” 。它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呈葫芦形,公元四世纪时面积为20000平方公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面积为3006平方公里,到五十年代罗布泊仅为450平方公里。1972年罗布泊完全干涸。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用文中的词语或语句回答)
罗布泊前后对比
过去:
1.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生命绿洲。
2.张骞眼中:遍地的绿色和金黄的麦浪、丝绸之路。
3.斯文·赫定: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镜子,和煦的,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
现在:
1.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没有一棵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70℃,天空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此地。
2.绿色长城在干渴中崩塌。罗布泊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浑然一体。
明确:过去:充满生机 广阔美丽 环境怡人 生命绿洲
现在:寸草不生 不见飞鸟 令人恐怖 死寂的荒漠
4.依据文章内容,概括造成美丽的仙湖消逝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人为改变河道;人口激增、需水量猛长 ;“四盲”吸水。
5.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
(学生自由讨论)
6.找出文中流露作者情感的语句,并体会作者对罗布泊的消逝怀着怎样的感情?
句子详见课件展示。痛惜、遗憾。
7.课文再举青海湖、月牙泉二例,跟文章的题目有什么关系?
明确:这样推而广之,说明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要增强环境意识,拯救生态环境,制止生态继续恶化。
8.造成这些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
明确: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9.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愿望?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仙湖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之情。对人类盲目破坏生态环境的悲痛。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愿望:拯救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10.赏析句子:
(1)“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分析】这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2)“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分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反复“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强化了目睹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
(3)“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分析: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11.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你能举出几个身边的事例吗?
例子详见课件展示。
课文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8醉翁亭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27 《岳阳楼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 29、满井游记(第一课时).doc
- 30.诗五首《饮酒》《行路难》.docx
-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docx
- 2001人教版八年级(下)25课《水调歌头》教学设计.docx
- 29满井游记课文分析.docx
- Hold住学生的情感,打造高效作文课堂.doc
- 30.行路难.docx
- 33邓金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doc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高二(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023-2024学年贵州省贵阳市普通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21.《大自然的声音》课件(共45张PPT).pptx
- 2023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九校联考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 广东省珠海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 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单元素养测试(含答案).pdf
- 2024-2025学年重庆八中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pdf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北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学试题(含答案).pdf
- 贵州省部分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