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艺术.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威宁板底乡彝族的“撮泰吉” 至迟在殷商时期,广汉三星堆就已进入具有高度发展水平的城市文明阶段,具备了诸多文明的要素——城墙、民居、手工业作坊、大型的礼仪中心(祭祀坑),这一遗址所代表的古蜀国文明,显然已经成为当时中国西南部发展水平最高的一个文明中心。 三星堆文明是黄河中游地区华夏文明与中亚、西亚文明及南亚、东南亚文明相互联系的纽带。 第二讲 商周艺术 甲骨出世 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十二块有字龟甲,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重金收购。一年之后,这十二块甲骨转归刘鹗,刘的亲家罗振玉是金石学家,得知这些甲骨的产地之后,第二年派弟弟罗振常赴安阳调查,收购大量有字龟甲。1903年,刘鹗的第一本甲骨文研究著作《铁云藏鬼》问世,一年以后,孙诒让著成《契文举例》,自此甲骨文研究成为显学。 甲骨文面世的另一重意义,在于从实物层面证明了“商”的存在。上古茫昧不可考,在地下出土文物重见天日之前,夏与商始终是一个文献中的名词,甚至有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对于祖先和古代王国的一种想象。 九鼎传说与宗庙重器 《左传·宣公三年》“王孙满对楚子”: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大克鼎(西周孝王时期) 宝鼎图(江苏睢宁) 秦王泗水升鼎图(山东嘉祥武梁祠) 青铜酒器 徙卣 戉箙卣 父庚觯 四羊首瓿 青铜食器 虎簋 戈父丁簋 妊簋 豆 礼制艺术的时代 器物学上的分类:礼器、祭器;用器、养器、燕器 《礼记·王制》:“有圭璧金璋,不粥于市;命服命车,不粥于市;宗庙之器,不粥于市。” 青铜:一种政治权利,象征天命所钟的神性与政治权威感 礼器[彝器、禮器],“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礼记·祭统》:“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按即吉、凶、宾、军、嘉),莫重于祭。” 周天子:九鼎八簋九俎二十六豆 诸侯:七鼎六簋七俎十六豆 大夫:五鼎四簋五俎八或六豆 士:三鼎二簋三俎 百姓严禁用鼎 陕西出土西周芮国青铜组器 《诗经·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商~周青铜器器形与形制的变化: 1. 从商代继承下来的酒器(爵、觚、尊、卣)逐渐消失; 2. 大型器物出现:匜 3. 从南方引入了带有管柄的新型乐器:钟 4.艺术的进化 陕西扶风庄白微氏家族四代人(折、丰、史墙、微伯兴)铸造的青铜器(西周早期~中晚期) “华夏”的形成 周人部落曾经与“戎狄”部落近距离接触,所谓戎狄,就是指今天山西、山西北部的高度化和武装化的人群。从文明程度上来讲,周人远远不如商。周曾经是商的方国,进入周原之后,周人在定居农业的经济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并受到商人文化的影响渐而茁壮。 周人自称“西土之人”,联合西方各个部落(包括姬姓和姜姓部落)共同“克商”,商周易代,是一个地方政权取代中央的过程,是一个外来者入主中原的过程。克商之后的周人部落及其盟邦逐渐成为定居农业人群的代表与保护者,农业、定居、行德义,这成为周人区分于“戎狄”的三大标志,“华夏”一族至此正式形成。 《史记·周本纪》:“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 关于青铜礼器的疑问 1.中国的青铜时代实际上是一个石器时代,农业工具以石质和木质为主,包括少量的角质和骨质器具。为什么青铜在夏商周“三代”未能进入农业生产的领域,用来提高生产力? 2.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会“浪费”如此众多的人力和技术,去制造那些看起来似乎没有实际用途的玉器和青铜器,正如同古代埃及人“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去制造那些看似没有实际用途的金字塔? 长江上游的文明曙光:广汉三星堆 (BC2000-BC1200,夏~周初) 一号祭祀坑出土玉璋和玉戈 蜀山之玉 《艺文类聚》卷八三“宝玉部”引《竹书纪年》:“后桀伐岷山,岷山庄王进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而弃其元妃于洛,曰末喜氏。末喜氏以与伊尹交,遂以间夏。” 《楚辞·远游》:“吸飞泉之微液兮, 怀琬琰之华英。”洪兴祖补注:“皆玉名。” 1. 岷山玉称为“珉”, 汶山玉称为“玟”,自古就为中原王朝所用。《礼记·聘义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